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扶贫不是口号,须对症下药“授人以渔”

2013年11月06日 14:58   来源:人民网   席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 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11月3日新华网)。

  贫困是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多,给扶贫工作造成很大难度,中国扶贫,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扶贫,不是一句口号,须对症下药。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地领导向一户贫困家庭赠送了10对从德国引进的优质长毛兔,目的是想让这户贫困家庭通过饲养、繁殖长毛兔,出售优质兔毛和仔兔脱贫致富。不料事隔半年,当这位领导再次走访这个贫困家庭时,那位户主竟笑着说:谢谢领导的关心,10对兔子我们都已吃完,味道确实好极了。弄得那位领导痛心不已。这恰恰反映出扶贫思想意识工作没有深入,没做到有的放矢。

  扶贫,不是一句口号,扶贫政策不是“撒化肥”似的广播“善款”,要全面推敲扶贫政策,包括结构性的问题、地域差异、风俗民情等,务求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要转变扶贫观念,变“输血”为“造血”,不仅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人以渔”,要在保证贫困户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掌握致富的本领,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在国家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扶贫道路将会大大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因此,各级政府要在坚持原有的中国特色六大扶贫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强基层农村考察,贫困户考察,形成地域性多点开花式扶贫,避免只提口号,用实际行动描绘共同富裕的蓝图。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精准入戏,打响扶贫协作攻坚战    2016年07月22日
  • ·走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这盘棋    2016年07月22日
  • ·保险扶贫要破三道难关    2016年07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