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到富士康实习引发质疑事件,10月12日又有了新进展,该院在其官网发出说明,暂停执行相关实习协议,赴富士康实践教学学生全部返回学校(10月13日《三秦都市报》)。
又一起“到富士康实习”事件终结,事件的发展仍然是“媒体曝光——舆论发酵——学生回校”这样的“三部曲”。这种“三部曲”隔段时间便上演一回,那么下一次将是何时?恐怕依旧是个问题。
“到富士康实习”这个问题,主要由两个原因形成:一是富士康时常遭遇招工难,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富士康给予超国民政策待遇。后一个原因是决定性因素。去年,由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20所高校参与的《2012年度“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报告》就曾披露,一些地方政府在针对富士康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滥用公共资源、以行政命令手段为富士康解决劳动力供应问题的现象,助推职业学校沦为职业中介。一些地方政府将富士康的用工需求作为招工指标层层分解,下达给各级政府成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并且在财政上给予大量补贴。而另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公务员完不成招工任务,自己去富士康顶岗的情况。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一位系主任对记者说:所有烟台市高职高专院校都被市里下了“死任务”,烟台市政府有统一文件,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保证富士康用工,居然成了地方政府的“政治任务”,学校的“死任务”,足见富士康的分量之重。有些问题可以拿到桌面上说,比如地方官员出于GDP考量,千方百计扶持“招商引资企业”,那么即便有违法行政,官员也不被认为在犯错误。然而会不会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官商之间看不见的暧昧,这种问题或者说只能想象,或者说不难想象。在中国,众所周知的情况是,富士康的口碑并不理想,社会舆论对其有“血汗工厂”的质疑,而且员工跳楼一度成为一种现象。美国非营利机构公平劳工协会去年发布报告称,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存在违反劳工权利的行为,如加班时间过长、拖欠工资以及薪酬不足以满足工人的基本生活费用等。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富士康越是关爱有加,地方官员也就越容易受到质疑。“富士康学生工”现象尽管不断被媒体曝光,但不久又总会“春风吹又生”,与其说撼不动富士康,不如说撼不动公权力——公权力成了富士康的生产力,富士康的困难成了地方政府的“政治任务”。如此坚实的后盾,自然难以撼动。
学生到富士康实习,学生返回学校……这种现象在各地已出现过N次。那么,下一次“到富士康实习”的新闻,或许,只有地点和时间是不确定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