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昨天前往文莱出席东盟系列会议及东亚峰会,并访问三个东南亚国家。李克强紧接着习近平出访东南亚,使中国与除菲律宾外的东盟国家都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领导人访问或互访。美国总统奥巴马因国内事务缺席在东南亚的两场峰会,更凸显了中国的地区角色。
奥巴马称“中国或许乐见”他的缺席,然而中国可没美国人想的那样天真。一次缺席不会导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坍塌,中国人对长期与美国在东亚保持“复杂接触”有充分思想准备。
中美都应接受对方在东南亚的强有力存在,并且不以排斥对方为各自东南亚外交的目标。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首先是地缘性的,中国的一些优势总会让美国感到鞭长莫及。其结果是,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中美对东盟的贸易差距肯定会进一步拉开,这会不断影响外界对中美在东南亚影响的评估。
然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应了东南亚一些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它扮演“平衡中国”的角色符合地缘政治的规律。对这种赤裸裸的“博弈”,中国人感觉不舒服,但也没什么可说。
关键是应当为这种博弈保持较为宽松的氛围,无论中美,还是地区国家都不应把它搞成一决胜负的“拔河”。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官方连“和平崛起”的说法都不愿意用。应当让时间来消化问题和各方的担心,中美都不宜急于给对方的行为定性。
东盟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东盟“周围”大国林立,但东盟在亚洲政治格局中长期扮演主导性角色,这同中国的鼓励和配合有关。东盟处于其在亚洲发挥最大作用的时期,如果中国是“霸道的”,这一局面完全不可能出现。
中国同几个东盟国家有南沙岛礁争端,中国的实力不言而喻,但中国没端出实力对抗的姿态,始终强调合作共生,这是保持南海纠纷不走向冲突的基础。相关南沙岛礁主权声索国也应低调行事,不应走借外力对抗中国的道路。只要理性和大局观能重回南海,这一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就不难实现。
对奥巴马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虽不应做战略意义延伸,但它的确是一个信号:美国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需要大量财力和精力,然而华盛顿在这两方面都显捉襟见肘。美在亚洲“平衡中国”是可能的,但要它“遏制中国”,无论华盛顿的精英还是美国的盟友,都不应做过高期待。
其实中美都有兴趣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它将是整个亚太甚至世界的福音。不仅中美最高层应努力,更需要两国社会全面配合。当然,“中美之间”的那些国家和力量怎么做也很重要。像菲律宾,一直想把其与中国的岛礁主权摩擦转变成中美军事摩擦,还有日本想拉美国成为钓鱼岛争端的参与者,做这种规划的都是短视之辈,他们决不会成为赢家。
东南亚既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前沿,也是屏障,这里国家多,与中国利益相关性强,但现实摩擦和历史纠葛也多。长期同东南亚保持良好关系将考验中国的战略构建能力和外交实施能力。中国的南海岛礁主权不能丢,但中国也不能成为东南亚人眼中的“凶神恶煞”。中国处处都要走出创新之路,包括对外战略。▲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