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杭州地铁惊魂”想到“海恩法则”

2013年09月11日 08:11   来源:长沙晚报   王传涛

  9月8日晚,杭州地铁一趟列车在钱塘江底下的隧道中“趴窝”了。列车上的113名乘客,只能沿着地铁隧道里1.2米宽的栈道走出来,足足走了半个小时。事故原因已经查明: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了供电短路、跳闸。事实上,这起事故本可避免,因为今年5月份,杭港地铁在日常维修检测中就发现了问题的存在:有12套接触网装置存在质量瑕疵,需要更换。前期,先到货的6套设备已经更换完毕。9月7日,剩下的新设备已经全部到齐,可还没来得及更换的钱塘江路段,在9月8日晚上就出了事。 (9月10日《钱江晚报》)

  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我们才能感觉到恐惧本身有多恐惧——欧美韩等国家多个版本的电影《地铁惊魂》,在杭州真实上演,着实让乘客体验了把什么叫真正的惊悚。必须值得庆幸,这起事故导致的结果仅仅是“乘客走了半个小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样一起事故,却足以应该引起地铁运营者包括安全监察部门对于安全问题的警觉和重视。

  因为,这本是一起可以避免的事故。在4个月前,杭港地铁就检测出了地铁的问题所在——12套接触网装置存在质量瑕疵。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设备并没有及时更换。而且,早在事故前一天,设备就已经完全到齐。设备到齐,却没有安装,只差一天时间,而就是这一天时间,事故发生了。还真应了那句话——所谓的几率,从来都是伪命题,发生了就是100%,没有发生,就是0%。

  在航空界,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旨在说明,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该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显然,这次“地铁惊魂”还是由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而这,已经不是杭州地铁第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了。现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铁,对于运营者及监管者而言,如何遵循最严谨、最科学的态度来维护地铁的公共安全,显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