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张枫逸:连涨43个月 别让房租吞食收入

2013年09月10日 09:32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9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住房租金价格同比上涨4.4%。自2010年以来,住房租金已经连续43个月上涨。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同样上涨的房租犹如钱包上的黑洞,大大消弭了因收入增长带来的生活改善。据了解,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城区房租与收入比高达40%,许多城市白领表示,“涨的那点工资大部分都花房租上了。”

  作为一种市场现象,政府直接出手干预房租上涨既不合理也不现实,而应分析背后深层次问题,采取措施引导房租理性回归。遏制房租连涨,关键是要改变卖方市场格局,增强租客的博弈能力。首先,建好分好保障房。一些地方申请保障房门槛过高,外来务工人员、新毕业大学生并未纳入其中,中等收入群体的“夹心层”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保障房建成后被空置。同时,一些保障房远离中心城区、配套设施薄弱,质量缺乏保障等,不被人们接受。对此,有关部门应从民生出发,通过降低准入门槛、考核入住率、严惩保障房腐败等多管齐下,发挥好保障房的民生保障作用。

  其次,盘活社会房源。有必要适时出台空置税,用税收杠杆倒逼空置房源进入房屋租赁市场。同时,针对租赁需求扎堆交通便利区域的现象,加快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使过去交通闭塞、生活不便的冷门区域能够成为租房者的选择。

  此外,规范租赁秩序。目前,房屋租赁市场存在房源虚假、价格不稳、市场监管缺位、租赁合同随意变动等诸多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如采取长期租金保护和限定措施,稳定租赁市场。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中介,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切实保障租房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