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中国社科院2013年《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出现了人际间不信任扩大化、群体间不信任加深等新的特点,并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
诚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利益过度追逐,迷失了人们的是非荣辱和价值追求。但在笔者看来,社会信任危机既有道德失范的隐忧,也有法治不彰的因由,而且后者更具不可估量的杀伤力。
孟子云:“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彼此信任既是人际交往的依附条件,也是互谅互助的重要基础。社会信任下降,各种风险便随之增高。人际活动中的情感淡漠、生产经营中的掺杂使假、商业流通中的坑蒙拐骗,网络世界里的谣言惑众,无不折射出信任危机导致的社会乱象。从表面看,信任与自信属道德治理的范畴,但就其现实语境而言,更是对法治彰扬的诉求。“法是最低的道德”,没有法律制度的护佑与规范,社会秩序便会杂乱无章,所谓道德高尚也便成镜中之花。
遏制信任颓势,必须恪守法治底线。一是要加强法治的完善与教育;二是要不断提升失信爽约者的违法成本。惩恶才能扬善,对缺德失信的姑息就是对诚实信任的打压。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