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报载,广州近期准备重启经过修改后的城管“2亿考评”。这一考评方式在去年年中实施,目的是改变广州基层区市在城市管理工作上“先拿钱后办事”的作风,通过指定的城市管理指标去考核基层区市能力,经过考评后,才能以奖励形式获得原本可先行划拨的城市维护资金,总共2亿元。
这一方案曾引起争议:城市管理本来是政府的分内事,为什么还要额外奖励?城管委马上澄清,说并没有额外拨钱,还是原来的钱,但改变了给付方式:做了事、经过了考评,才能拿到相应的钱。方案后来被叫停,原因倒不是社会的争议,而是因为省里的一份《关于从严控制和清理各类考核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通知》文件,为了不抵触于是暂时叫停了。这次重启,究竟是如何解决与省有关文件涉嫌抵触这一问题的,从媒体报道中并没有看到交代说明。
看到这个考评,我的第一感觉是机关的城管轻松了,而基层的城管就麻烦了。机关的城管干部只需拿着这个考评标准明检暗访就行了,而基层城管就要搏命了——除非他不要钱;他不要钱还不行,除非整个团队尤其是领导都不要钱,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要用“搏命”这个词呢?因为城市管理的确千头万绪,太难了。别的不说,就说小贩,在很多场合我都说过简直看不到当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发牌发证?定时定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恐怕行不通,因为有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小贩盯着城市的“黄金通道”,清理了一批,马上又有另外一批来填补空白,防不胜防。发牌发证?来无影去无踪,且源源不绝,怎么发牌发证啊!这么难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事,一股脑地通过考评压向基层城管,能够解决问题吗?怕只怕问题解决不了,反而激发他们跟小贩更大的冲突。再就是违建,此起彼伏,按下葫芦浮起瓢,现在看来根本管不住。这个样子你如何考评?还有诸如水域环境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等,不说也罢。
所以,将一些几乎是无解的难题,通过考评硬压给基层城管,我觉得对他们似乎并不公平。另一方面,假如没有考评,基层城管是不是就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呢?我觉得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这真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硬压给他们不公平,但受到公平对待的时候又可能不珍惜。现在很多足球俱乐部都有高额的赢球奖金,但球员都说了,他们是职业球员,不管有没有奖金都会全力争胜。我们的城管队员有没有这样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尊严呢?如果有,还用得着费事这样考评吗?考评是因为他们不认真做事,还是一些事再怎么认真都无法做好呢?似乎两者都有,从改变“先拿钱后办事”的作风来看,似乎前者的可能性还更大一些。如果一项规章的理据本身就存在如此巨大的模糊性,这样的规章实施起来会有多大的效果,真是很难讲。
当然,现在考评要重启,说什么似乎都迟了。唯一希望的就是所有人都受到更为公平一点的对待,尤其是基层城管。当某些考评不合格或要扣分的时候,领导们也许应该客观一点,一些事——比如乱摆乱卖——其实是无法一下子解决的。我想,如果基层城管们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那么他们执法的时候兴许就会对小贩或他们口中的“相对人”会好一点吧。
(作者是广州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