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著述原貌的文献学还原

2013年08月27日 09:11   来源:光明日报   刘秀萍

  《资本论》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著述?过去,除极少数文献学家外,我们都是将其视为一部由“三卷本”的专著构成的、业已“完成”了的作品来看待的,对《资本论》思想的阐释、概括和评论,也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些“定型”的“通行本”来展开的,这些并不完整和可靠的文献会不会妨碍我们对马克思原始思想客观性、复杂性的理解和把握呢?2012年9月,国际最具权威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 GESAMTAUSGABE)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全部出齐,再加上该版其他部分涉及到《资本论》的大量文献的刊布,把马克思准备、写作、修改和整理这一著述的曲折过程完整地再现出来,才为我们更为准确地了解这一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巨著的原貌提供了可能。

  《资本论》文献的构成

  《资本论》并不是一部业已完成了的专著,而是一个庞大的“手稿群”。它由以下部分组成:

  1.作为《资本论》初稿的“四个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现刊于MEGA2第1卷第1、2册,分别于1976、1981年出版)、“1858-1861年手稿”(现刊于MEGA2第2卷,附有恩格斯的评论,1980年出版)、“1861-1863年手稿”(现刊于MEGA2第3卷第1-6册,分别于1976、1977、1978、1979、1980、1982年出版)、“1863-1867年手稿”(现刊于MEGA2第4卷第1-3册,分别于1988、1992、2012年出版)。

  2.《资本论》第1卷的“六个版本”。即德文第1版(初版于1867年,现刊于MEGA2第5卷,1983年出版)、德文第2版(初版于1872年,现刊于MEGA2第6卷,1987年出版)、法文版(初版于1872-1875年,现刊于MEGA2第7卷,1989年出版)、德文第3版(初版于1883年,现刊于MEGA2第8卷,1989年出版)、英文版(初版于1887年,现刊于MEGA2第9卷,1990年出版)、德文第4版(初版于1890年,现刊于MEGA2第10卷,1991年出版,即“通行本”,绝大部分语种的《资本论》第1卷都是以此为母本翻译的)。

  3.《资本论》第2卷的“三个稿本”。即马克思手稿(共2册,现刊于MEGA2第11卷,2008年出版)、恩格斯“整理稿”(现刊于MEGA2第12卷,2005年出版)、恩格斯“出版稿”(初版于1885年,现刊于MEGA2第13卷,2008年出版)。

  4.《资本论》第3卷的“三个稿本”。即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整理稿”(现刊于MEGA2第14卷,2003年出版)、恩格斯“出版稿”(初版于1894年,现刊于MEGA2第15卷,2004年出版。)

  以上就是专门设置为“《资本论》及其手稿”的MEGA2第二部分刊出的文献。除此而外,还应包括不属于这一部分的其他材料:

  5.《资本论》书信。即围绕《资本论》写作马克思和恩格斯致他人的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致他人的书信、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相互通信以及他人致马克思的书信、他人致恩格斯的书信、他人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这些材料现刊于MEGA2第三部分,已经出版了第1-11卷、第13卷,分别于1975、1979、1981、1984、1987、1987、1989、1990、2000、2000、2005、2002年出版,其中包括了1844-1865年间大量与《资本论》相关的信息。

  6.《资本论》笔记。包括“巴黎笔记”和“布鲁塞尔笔记”(现刊于MEGA2第3卷,1998年出版)、“曼彻斯特笔记”(现刊于MEGA2第4卷,1988年出版)、“伦敦笔记”(现刊于MEGA2第7-9卷,分别于1983、1986、1991年出版),以上为MEGA2第四部分提供的文献。

  从以上的梳理不难看出,过去仅仅以“通行本”三卷为依据阐释《资本论》的思想是有很大遗漏和缺陷的。

  《资本论》结构的变迁

  但是,上述情形绝不意味着,《资本论》文献是一堆散乱而无逻辑联系和思想深度的文字材料。相反,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悉心研究这些手稿,就会发现马克思艰辛探索的轨迹、复杂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逻辑论证。

  《资本论》所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们从来都不是显性地摆在研究者面前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结构。如何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揭示这一结构及其变动过程,马克思可以说费尽心思,《资本论》理论结构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他的这种探索的忠实记录。

  早在1844年,开始将自己的研究由对社会的“副本”批判转向“原本”批判的马克思,在研读古典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著述的基础上,最初产生了创作两卷本著作《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的计划,并且还与出版商签定了合同。这是《资本论》结构最早的设想,但这一计划没有实现。1851年他又计划写三本书,一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二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三是论述政治经济学史,也没有实现。在“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拟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五个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的)。(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随后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将理论结构修改为六册计划:“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在“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再次将以前拟定的理论体系加以改变,即九项内容:“(1)导言:商品,货币。(2)货币转化为资本。(3)绝对剩余价值:(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e)同一时间的工作日。剩余价值额和剩余价值率。(4)相对剩余价值:(a)简单协作;(b)分工;(c)机器等等。(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结合。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比例。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资本的生产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6)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威克菲尔德的殖民学说。(7)生产过程的结果。(8)剩余价值理论。(9)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

  后来的《资本论》就是按照“1861-1863年手稿”中制定的架构而展开的。马克思将其手稿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理论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计划分开出版。他在《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序言中概括为三卷四册:“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同上书,第84页)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按照这个体系将原稿第二册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2卷,题名为《资本的流通过程》;将原稿第三册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3卷,题名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最终,《资本论》的全部体系共分四卷结构,前三卷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部分,后一卷是关于政治经济学学说史部分。

  以上呈现出的叙述框架由两卷本著作-三本书计划-五个分篇-六册计划-九项内容-两大部分-三卷四册结构-四卷内容的曲折变迁,浸透了一个思想巨匠整整40年殚精竭虑的探索。在过去的《资本论》研究中,论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其成型、定稿部分(即恩格斯整理的三卷本)的思想观点的概括和掌握,而现在丰富的文献材料的刊布必然要求我们将这种研究转向思想史的探究、转向对马克思曲折的探索历程背后理论视野和思想嬗变的理解和分析,这必将大大拓展、深化《资本论》研究的视角和复杂性。(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