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当投资

2013年08月15日 09:04   来源:广州日报   杨志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一段时间以来,“投资”犹如过街老鼠,“扩大投资”就好像在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唱对台戏,在对抗经济结构优化。消费则像邻家女孩,更受欢迎。可是,消费扩大之路充满荆棘,更是受制于收入增长乏力。没有收入,何来消费?没有投资,收入增长也常常是水中花。没有刺激计划,宏观经济是不可能迅速稳定下来的。

  其实,投资不可怕,中长期经济增长亦离不开投资,可怕的是不当投资。资本流向不合适处,不仅效率不显,且钱也可能打水漂。

  现在需要做的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关键提高投资效率。过去犯下的错误是对地方融资平台建设监管不够,预算法未能阻挡“公司化”的地方政府绕道融资,留下大量隐患,形成巨量地方政府性债务。更有甚者,许多地方政府竟然连借了多少钱都没有一本明白账。如此投资体制运行的结果是,投资决策部门缺乏相应信息,本应全面把握政府收支信息的财政部门也游离于相关事项之外。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需依靠政府审计力量来获取,极不正常。在此轮政府性债务审计之后,这种状态必须尽快改变。

  其次,迫切需要改变的还有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投资机会比比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投资,传统工业也还有较多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应更多地借助于民间资本的力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某些领域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国有经济垄断,某些领域则压根儿就不对民间资本开放,或开放之后还有各种各样的“门”堵住了民间投资前进的步伐。

  资本如水,逐利而流。结果是,民间资本流向哪个市场,哪个市场暴涨;流出哪个市场,哪个市场暴跌。更严重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缺乏投资机会的背景中,民间资本只是流向房地产市场,这也与当前房地产调控僵局不无关系。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短板领域缺少有效的资金流,短板依旧短板,经济持续增长都是难事,何来经济升级版?是时候激活民间资本,让民间资本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政府抽掉门槛不等于抛弃责任。需要提醒的是,民间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其作用的有限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仍然需要政府投资,各种基础设施离不开政府投资。关键是不与民争利,“刺激行为”不超越经济承受能力。这就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相关改革步伐,形成更加有效的体制保证。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