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破解打车难改革看中国改革在闯关

2013年04月18日 07:53   来源:法制日报   烨泉

  我们要有打歼灭战的信心,但也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期望改革小步快跑,但不必期望改革一步到位。因为改革既是革命,又是博弈,博弈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试探、相互妥协的过程,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的改革

  北京市将推出一揽子综合措施,努力在一两年之内,使打车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其中部分改革措施在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带有“革命性”。比如出租车一直以来“无偿无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将逐步统一到6年;承包金,也就是常说的“份儿钱”,要制定改革措施,明确“净承包金”的含义;改变“中国式打的”——“招手停、扫马路”的业态运营模式,推广电召服务(4月17日《北京晨报》)。

  对于这样的改革方案,很多人不太买账,原因无他,全因这是一次不彻底的妥协式的改革。北京出租车的核心问题在哪儿?十几年前就有了基本的共识,大家心里都门清儿,在出租车公司、在“份儿钱”。但谁也都清楚,改革要真向出租车公司开刀,那就触及到了一些人的根本利益。李克强总理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者最清楚改革的难度。

  其实早在习近平总书记新年期间对北京出租车市场进行调研后不久,就有小道消息传出北京出租车改革只有一条,那就是提价。果真如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改革就是一次失败的改革,就是一次向既得利益者投降的改革,就是一次糊弄老百姓的改革。但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我们看到结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好得多,正如新闻中所说,其中部分改革措施在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带有“革命性”,比如出租车一直以来“无偿无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将逐步统一到6年;承包金,也就是常说的“份儿钱”,要制定改革措施,明确“净承包金”的含义等等。为此,我们应该承认,北京出租车的这次改革虽然不太彻底,但毕竟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仅为这一步,我们就应该为改革所付出的努力叫一声好。

  我们总说,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期,进入到了闯关阶段,容易改的已经改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当前的改革远比我们想象中和能预料到的难得多,这就是“触及利益”的真实含义。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4年方案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但直到上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刻方案才出台,勉强算是实现了任期内作出的诺言,但是人们对方案依然感到深深地失望。对此,《人民日报》的评价是“迈出了一步”,事实上,也仅仅是迈出了一步而已,很多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留给后人去做更艰苦的博弈,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改革者想看到的,但它就是中国当前改革的现状。改革急不得,也慢不得,不改不行,要求改革尽善尽美,又犯了改革幼稚病。

  不仅仅是上述两项改革,劳教制度改革、信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改革等等,这些人们期盼已久的改革都是如此。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已经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脉动,但是望山跑死马,每一次改革都是一场胜负难料的硬仗。我们要有打歼灭战的信心,但也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期望改革小步快跑,但不必期望改革一步到位。因为改革既是革命,又是博弈,博弈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试探、相互妥协的过程,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的改革。

  北京的出租车改革就是如此,它虽然没有彻底割掉“份儿钱”,更没有取消出租车公司,但它终究向出租车行业的“顽疾”举起了刀子,只要敢于举刀,无论是一刀切掉,还是一点点地挖除,人们总是能够看到希望。只要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成败不在一时,而在一世,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