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星期二表示,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并要让老百姓看得懂。中国反腐败和反浪费的紧箍咒正一条条戴到各级政府头上。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收入下降了3.3%,政府转变作风得到经济上的验证。
中央转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深得人心。然而党政军系统如此大范围的转变作风,其触动的利益链条不可能截止在官方系统内。它造成市场上的高档消费下降是必然的。这会影响部分企业的当下利益,带来一些人的经济不适应。
对于转变作风带来的社会层面触动,公众应当理解并坚决支持。如果中国社会见到一些具体经济指标下滑就产生犹豫,那么与腐败和浪费的斗争将浅尝辄止,夭折于半途。
官方的作风同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过去一直错综交织,今后也会彼此影响和互动。转变党政军工作作风不仅仅是官方的自我改革,它一定会延伸成社会的关联性改革。
以往中国的餐饮、娱乐等高档消费,有一部分就是官方不良作风在社会上的接盘。它们虽然繁荣了经济,但这部分繁荣与大众利益并非促进关系,它是社会发展中的有毒泡沫,越早挤掉它们,未来的中国越健康。
腐败和浪费的需求与市场经济的真谛背道而驰,因官方转变作风而受到“殃及”的市场主体需及时醒悟,坚决调整生意的方向。以为转变作风只是“一阵风”,试图咬咬牙挺过去,这是对当前转变作风性质的误判,是与国家建设廉政社会的决心对赌。这只会导致商家自己越来越被动,损失不断扩大。
一些人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即认为一定的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中国在政治上决不能被这种思路牵着走,它是社会建设的鸦片。“廉政”的发令枪已在中国打响,我们没有回头路,前进是唯一选择。
中国经济必须适应转变作风带来的高档消费减少,以变应变。中央要不断发出转变作风决非“一阵风”的清晰信号,绝了部分商家能挨过去的幻想,促他们真正转变经营思想,围绕社会健康、有效的需求施展自己的力量。
这是“长痛不如短痛”的明智做法,对具体商家和整个国家都是这样。中国不能被畸形繁荣的一角绑架,我们需要有勇气、也有能力挣脱出来。
三公经费减少,以及官员们主动拒绝高档消费造成的消费萎缩,需要通过创造更多健康消费需求弥补回来。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但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增速比人们期待的要慢,从没有经历中国税收曾经有过的猛涨势头。这是值得官方反思的。中国官方的引导力几乎“无所不能”,为什么对国内消费的引导总是短板?
快速创造一部分国内消费的增量,对长久保持社会对转变作风的支持有着现实、关键的意义。这也是对中国政府拉动国内消费的一次“紧急考验”。从官方到社会,做好这件事,就是对转变作风的实际力挺。▲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