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暗访甘肃、福建、河北、河南、内蒙古、四川等10余家省级驻京办餐厅,大多均被告知,至少3日内餐厅的包间和宴会厅都已预订一空,“主要都是国企和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和年会”。(1月28日《新京报》)
自去年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严禁超标准接待”的要求收到明显实效,“舌尖上的浪费”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风靡全国。然而,各地的驻京办事处却是“一桌难求”。笔者不禁想问,驻京办怎就成了“舌尖浪费”的避风港?
官场恶习尚未根除。过年过节要搞个“团拜会”、要请大领导参加、规模要像摸样像等是很多官员的“共识”,这样才“有面子”。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游对策。不敢太张扬就悄悄地干,依然“喝茅台抽真龙”,不敢上酒店饭店就进“办事处”。
驻京办成监管盲区。驻京办事处是各地为方便进京办事人员设立的一个落脚点,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由于其性质的特殊,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方面成了监管盲区。据介绍,办事处餐厅的包间均须在服务员的引导下,报出包间名称或订房者姓名才可进入,且办事处的接待标准一点都没有变化。
如何避免避免驻京办成为“舌尖上浪费”的避风港,笔者也有一些粗浅的思考:一是规范管理,正确定位驻京办存在的价值,主要做工作联络之用,而非“豪华酒店”。二是加强监督,在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履职尽责的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三是严格问责,对于明知故犯、“顶风作案”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要重拳出击、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