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非沪籍女生占海特因不肯妥协返乡读书而辍学在家,自学高中课程。她在微博上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称享受公平教育是她作为公民的权利,而推动教育公平则是她作为公民的义务,实现异地高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12月3日《京华时报》)
一位年近15岁的小姑娘,为了能够在父母工作地上海读高中,参加中考、高考,为了争取异地高考而高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了不肯妥协返乡读书选择辍学在家。应当说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益的做法,展现了新时代学生的独立意识,表达了新时代学生参与公共问题的社会意识,确实值得钦佩。不过,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从教育学生和培养学生角度说,笔者认为,不管是农民工子女本人,还是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公共知识分子,确实有必要为争取农民工子女平等教育权和实现异地高考呐喊。但是,农民工子女本人不应当采取辍学的方式争取,公众尤其是家长更不应该支持和推崇这种极端的争取异地高考的做法,孩子不懂事可以选择辍学,家长和大人不能不懂事,不能随孩子乱起舞。
一方面,从责任和义务角度说,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权争取权益,争取实现异地高考的责任主体不是未成年学生,而是成人,是农民工流入地政府和社会精英。我们不能为了彻底展现现有教育政策的不公正,为了加速推动异地高考政策的实现,就把实现异地高考政策的这项工作任务交给未成年学生去完成,鼓励未成年学生参与其中,采取极端做法表达观点。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未成年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校里好好读书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而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争取权益而辍学在家。
另一方面,作为未成年人,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确实有必要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观点,履行公民义务,但是应当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渠道,而不是为了表达心声就可以走极端。实际上随着草根表达话语权渠道的增加,通过微博约架就已经能够发出农民工子女群体的观点和心声,根本没有必要选择辍学在家。更何况目前全社会都在为农民工子女说话,都在积极推动异地高考政策的实现。
再者,退一步说,如果农民工流入地政府在当地学生家长的压力之下,拒绝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教育权,拒不实现异地高考政策,那么农民工子女即使全体辍学回老家也于事无补,不会因为农民工子女高调辍学就可以推动政策的前进。从这个角度说,辍学争取异地高考本身就是伪命题。
实际上建设公民社会,不只是公众积极表达公民观点,彰显公民意识,更重要在于培养公民社会下的公民素养,而公民素质之一就是学会妥协,培养妥协精神和妥协艺术,这是任何一个健康、良性的公民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
总而言之,争取异地高考,可以高调,也需要高调,但是争取权益的渠道要务实,不应选择极端,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采取辍学的极端方式,必须向现实妥协、低头。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