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伦理与相忘江湖

2009年12月25日 07:38   来源:扬子晚报   
    “一沓钱引来11位失主”的新闻又让网络开始热议南京的“道德问题”。今天,宋桂芳先生的文章会告诉我们,这件事,真的代表不了道德水平——绝大多数普通人,是守住了“不是己财不伸手”的底线的。

    北京大学著名伦理学家何怀宏系统阐述过“底线伦理”理论,温家宝也曾勉励大学生要坚守“道德底线”。所谓底线伦理,简单说就是无论你追求什么东西,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古人一句很精辟的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乎可以完美概括这个理论的精髓:你不想被偷、被骗、被抢、被杀、被强制和被伤害,那么,你也不能对别人做这些事。

    正如最为稳定的社会呈现阶层“橄榄型”一样,一个社会,只需要大部分人坚守“底线伦理”,就可以说是健康的。道德圣人被膜拜是因为罕见,这和大恶人被唾弃是一个道理。全国这么多人,只有寥寥几个来冒领失物,这实在不能推出“南京道德”在总体上有任何问题。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因为相濡以沫的前提是承受了灾难,而相忘江湖则是都平安无事。大家都恪守底线伦理而相安无事,比道德滑坡之后到处追捧“道德模范”要好。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