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矛盾纠纷的高发地和聚集地,化解矛盾纠纷要着眼于基层。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住户和人口构成基层的最小元素,从住户和人口的视角分析,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应坚持“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优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坚持以家庭为基础,以家教为内核,以家风为灵魂,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依托家庭化解矛盾纠纷,首先要倡导优良家教。老子曾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次要培育优良家风。通过制定家庭规则等方式,培养家庭成员的品德素质;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鼓励彼此表达感受和想法;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增强家庭成员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认同。最后要重视家庭建设。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助友爱,正确处理好邻里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
二是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是居民心中的理想社区。要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社区治理、改善基层环境。要营造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氛围,使这一价值观深深植根于每位群众的心中。一方面,要关注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转型社区,防止因强制拆迁等行为引发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单位、学校、家庭三者的作用。单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管理全过程,积极组织职工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和传递服务社会的理念。学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写进教材、深入头脑。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熏陶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性因素。要以创建和谐家庭、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切入点,发挥家庭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