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
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舆论场。然而,在网络上滋生蔓延的“网络黑嘴”,却以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恶意诋毁企业商誉、敲诈勒索等方式侵蚀着市场经济的根基。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不法企图。
一类是以舆论监督之名“无中生有”行敲诈之实。一些无良自媒体通过伪造聊天记录、剪辑图片、曲解背景等手段炮制“企业黑料”,借流量炒作制造舆情危机,营造出“全网声讨”的局面,再以“付费删帖”“危机公关”等名义勒索企业。另一类是以商业诋毁为手段“借刀杀人”的不正当竞争。一些网络“黑嘴”与不法企业勾结,批量生产关于竞争对手“产品质量缺陷”“核心技术剽窃”等谣言,利用平台算法推送形成信息茧房。
面对防不胜防的暗箭冷枪,举证困难不说,维权周期漫长,成本还高,企业往往陷入“发声则自证清白难、沉默则谣言扩散快”的两难困境。尤其对不少民营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网络“黑嘴”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致使造谣者得利、守法者受损。对此,绝不能听之任之,必须重拳出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的专项行动正当其时,雷霆手段和绣花功夫都不可或缺。对网络“黑嘴”要露头就打、穷追猛打,务必让其付出惨痛代价。同时还要看到,整治网络“黑嘴”乱象,绝非有关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平台、企业、媒体乃至广大网民协同发力。
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平台应筑牢信息“防火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涉企内容设置“风险标签”,建立健全多层审核机制,精准拦截处理有害信息;企业要敢于和网络“黑嘴”作坚决斗争,通过及时报案等方式,积极维护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