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某网店店主称,某高校60多名学生网购衣服用于参加运动会,随后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且退还的部分衣服已被污损。目前,该校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达成和解。
别让组团退货闹剧寒了商家的心
“七天无理由退货”原本是为了护航网购健康发展的便利之举,却被异化为部分人“空手套白狼”的工具。在这场不对等的博弈中,商家既要承受“羊毛党”的恶意钻空子,又要面对平台机制缺乏人性化的判定,社会信用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长此以往,商家或取消宽松的退货政策,或减少优惠活动,最终损害的将是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详细】
“薅羊毛”行为一旦被更多消费者效仿,必然会挫伤诚信商家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中小商家的经营难以为继。经营主体利益被恶意侵占,市场还如何活跃?市场不活跃,消费者选择权怎能不受影响?【详细】
恶意退货暴露契约精神缺失
“七天无理由”不等于“无条件”。这些被退回的裙子附着草屑,显然已被穿着使用,影响二次销售,并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学生们利用规则漏洞,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实则是对契约精神的漠视。【详细】
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的行为不仅损害商家权益,更给学校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即便及时介入补救,也难以完全消除社会质疑。从教育层面看,这反映出学校在诚信教育和规则意识培养上的缺位。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更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石。学校需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与管理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