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期,求职训练营岂能成“割韭菜营”

2024-06-21 07:12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10万/期,求职训练营岂能成“割韭菜营”

2024年06月21日 07:12   来源:扬子晚报   戴先任

  “60天拿下一份满意工作”“专家3V1真人代投递”“每周60分钟职业规划聊天”,最近,“陪跑求职训练营”在求职市场上悄悄兴起,引得毕业生趋之若鹜。近两年,“求职”成了一个赛道,各种求职机构纷纷冒头,不少个人博主转型求职市场,利用前期积攒的粉丝基础开始承接改简历、就业指导等项目,时机成熟后则仿照机构开设个人“求职训练营”。(6月19日“劳动报”微信公众号)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焦虑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预计达到1179万,比去年再增21万人。就业岗位有限,毕业生却持续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也就更加突显,加之一些“求职训练营”推波助澜,煽动就业焦虑情绪,让“陪跑求职训练营”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似乎“求职训练营”成了他们的“就业稻草”。

  毕业生刚走入社会,求职经验欠缺,能够接受专业的就业指导,对他们的就业肯定有帮助。但当前求职市场上的“求职训练营”却良莠不齐、乱象丛生。比如一些“求职训练营”存在师资不足、课程内容空洞、虚假宣传和费用高昂等问题。比如有培训机构甚至开出10万元一期课程的天价。

  一些“求职训练营”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从中渔利。大学毕业生本是为了避免走弯路,为了求职顺遂,选择“求职训练营”,不想却真的可能被人“上了一课”,没踏入职场的“坑”,先进了“求职训练营”精心设下的“陷阱”。

  实际上,类似“求职训练营”这样的乱象早已有之。比如针对“考研热”有考研培训,有一些考研教育培训机构就开设天价“协议班”“保过班”,声称配备“优良师资”,并打出“保证”通过复试等旗号,收费动辄便十几万元。实际上,“协议班”言过其实,培训机构打出的“失败即退费”,要真的退费却并不那么容易,会有诸多条件限制,有的只退学费的零头,有的不予退一分钱。

  针对“求职训练营”这样的乱象,大学生等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维权意识,不要盲目消费,不要听信商家忽悠,如果要选择“求职训练营”,也要先查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与对方签订合同,也要认真了解合同内容,避免被商家“挖坑”欺骗。还要看到“求职训练营”火爆背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旺盛需求。对此,需要高校要能重视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如果高校能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焦虑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另外,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求职训练营”等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力度,要求培训机构规范运行,不能纵容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价高课劣”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要督促培训机构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加大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遏制商家非法牟利的冲动。

  “求职训练营”不能收割消费者韭菜,不能成了“骗子大本营”“割韭菜营”。规范求职市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才能更好保护广大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