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中,两名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多次出国、出境,出入高档酒店,最终,本市东城法院依法对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据报道,不少票务公司在网络平台发帖称可以帮“限高”人员购买飞机票。限高者有“机”可乘,引发公众担忧。
限制高消费令是法律对限高者做出的惩罚,是为了解决“执行难”问题,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限高令”实施多年,取得明显成果,为何仍有限高者钻空子,违规乘坐飞机?据报道,票务公司为限高者出票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护照,部分法院的限高措施通常基于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并没有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措施,因此可以通过护照购买机票;二是境外系统,因为民航局仅对国内的航空公司实施监管,通过境外的航空公司就能绕过审查,甚至只需提供姓名的拼音就能成功。
对违规给限高者提供机票和高铁票的票务公司以及“黄牛”,监管部门一直在追踪打击。202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曾经组织打击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乘机的专项整治活动,一批限高者落网。尽管治理始终持续,但限高者飞行自由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监管环节和技术保障存在不足,一是部分票务公司利欲熏心大开方便之门。票务代理在网络平台开个账号,发个帖子,成本几乎为零。交易过程全在网上进行,没有真实姓名,调查取证难度大。即使有网友举报,重新注册再兜售资源也不费什么力气。票务“黄牛”钻空子,不仅助长限高者嚣张气焰,影响债权人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损害司法公信力和法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