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据媒体近日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七姐妹山上,存在一处注水牛窝点。牛贩子为牟取暴利,每天拉牛到此处进行注水。经估算,每头牛注水量近50升,可增重近百斤,多卖数千元。东莞市委市政府日前发布通报,涉事活牛供应商李某等5人现已被控制,暂停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活牛屠宰业务,并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活牛注水”危害严重
牛肉是常见的食物之一,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给活牛注水后再进行屠宰销售,手段不可谓不残忍。牛肉注水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仅体现在“以次充好”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更为关键的是,水中的病菌等生物会污染牛肉,造成牛肉腐败,危害人体健康。【详细】
任何行业领域的从业者,要想谋长远发展,必须恪守内心的道德良知底线。然而,在“活牛注水”事件中,面对低门槛、大回报的诱惑,涉事者盲目短视、铤而走险,只顾眼前疯狂牟利,不顾消费者的利益,道德良知何在?而在简陋、肮脏的环境中,涉事者将近2米长的硬管强行插入牛嘴中注水折磨,也不见半点儿怜悯,更别谈什么动物福利。【详细】
治理乱象需要“更牛监管”
杜绝“注水牛肉”顽疾,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和打击。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注水牛肉”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是明显的违法行为,理当受到法律惩处。在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要强化对活牛、牛肉产品等全链条溯源以及全过程监管,并对相关违规违法行为给予罚款、责令停业、吊销执照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详细】
治理“活牛注水”,要建立“更牛”的监管体系,完善前端各环节监管。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牛肉的水分限量指标为≤77%,一旦出场牛肉水分超过这个指标,就应该严禁出场。只要对屠宰后的牛肉加强检疫和水分检测,就能有效防止“注水肉”从正规渠道流向市场。而要防止“注水肉”通过黑屠宰场流向市场,一方面应鼓励群众和知情人士举报,另一方面应对市场上销售的牛肉加强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就迅速顺藤摸瓜倒查。【详细】
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更是法治经济。任何买卖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当建立在诚信、守法、公平的基础之上。食品药品领域的特殊和重要性,更无需多说。“活牛注水”扰乱了当地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这是一起必须严肃调查处理的事件,也是各地都要认真汲取的教训。【详细】
食品安全无小事,健康责任重于山。只有积极构建各方参与、相向而行、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保持对私屠滥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才能避免“注水肉”这个老问题沉渣泛起,进而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网、南方网、羊城晚报)
V视角:
@dawei131:注水是老把戏了,几十年前就有人这么干了。
@花阳学长:有些人为了钱已经没有底线了,建议严查。
@咕噜噜大魔仙呼啦呼啦叫:看到“活牛注水”视频真的很难受,即使是屠宰动物,也应该保障它们应有的福利。
@一只小书虫: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要零容忍,该重判的重判。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多年来,“注水肉”一直都是各地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可是,都2023年了,居然还有人干出“活牛注水”这样的事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任何死角都不能放过,对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我们必须“零容忍”。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