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遏制网红打卡点悲剧,不妨变堵为疏

2023年08月10日 10:55   来源:东方网   张涛

  据央视新闻,8月9日10时左右,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网红打卡点十余名游客正在拍照打卡,突遇河道涨水,多人被洪水冲走,造成人员伤亡情况发生。目前,涉水人员中7人遇难、4人获救,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正持续开展搜救。(8月9日《澎湃新闻》)

  又是一起网红打卡点酿成的悲剧。去年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社区龙漕沟突发山洪,河道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由于小红书、抖音等APP热议成为网红打卡地后,游客陡增。今年8月1日,在广东汕尾海丰县莲花山,一段网红河道上游突发山洪,有人没来得及上岸,被洪水冲走。2日海丰县海城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全力搜救,已搜寻到全部落水人员,其中4名已无生命体征。

  事实上,雅安这起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就在事发前一天下午17时,当地水利、气象部门刚刚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雨城等地部分地方发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可能性较大(风险较高)。按照规定,预警信息将通报给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在建工程、景区等责任人,要求加强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在建工程、景区巡查。遗憾的是,由于鱼鳞坝并非景区,并未有相关部门加强巡查监测,提前组织游客撤离。

  面对网红打卡点悲剧频发,各地不可谓不重视,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防范。不过,过去有关部门的思路一直都是“堵堵堵”,包括设置围栏、铁丝网,组织人员劝退游客等,但往往收效甚微。据游客介绍,龙漕沟沿途岸边有防护网,也有警示标识,但遇到防护网破损处,游客就会穿过防护网下河玩耍。出事的莲花山网红河道,同样禁止下河游泳。河岸用围栏围住,河道入口处还有上锁的铁门,可仍有不少游客前往此处休闲游玩,防护设施多次被破坏。就连事发前有安全员拿着喇叭进行安全提示,游客也不以为然。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不妨换个思路,变堵为疏。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在即合理,一些未开发景点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卡点,必然有其引人入胜的风景。网络社交平台的宣传推广,更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追随网红打卡的从众心理。一味的劝导阻止,注定会疲于奔命,防不胜防。再者,发生山洪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可以通过预警和监测予以应对,避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我们不应无视公众休闲娱乐的诉求,将所有网红打卡点一棒子打死,“倒洗澡水时,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事发后,雨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应称,事发位置系一处水利设施,并非旅游景点。然而,类似这样的水利设施,完全可以开发成景点。据媒体报道,去年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重点打造怀化第一大亲子涉水互动网红鱼鳞坝,成为全县夏季最火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市内外15万多人次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周边5个村的餐饮服务业发展,解决当地100多名农村群众就近创业就业。这种经营管理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有关方面不妨对时下的网红打卡点进行梳理,在实地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对象进行旅游开发,建立完善运营体系。这样一来,既能加强管理,消除风险,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玩去处,又能成为当地新的旅游业增长点,可谓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让城市留下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2023年05月26日
  • ·百元上海一日游?该醒醒了!    2020年12月10日
  • ·天鹅蛋被偷,不应止于遗憾    2020年08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遏制网红打卡点悲剧,不妨变堵为疏

    2023-08-10 10:55 来源:东方网 张涛

      据央视新闻,8月9日10时左右,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网红打卡点十余名游客正在拍照打卡,突遇河道涨水,多人被洪水冲走,造成人员伤亡情况发生。目前,涉水人员中7人遇难、4人获救,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正持续开展搜救。(8月9日《澎湃新闻》)

      又是一起网红打卡点酿成的悲剧。去年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社区龙漕沟突发山洪,河道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由于小红书、抖音等APP热议成为网红打卡地后,游客陡增。今年8月1日,在广东汕尾海丰县莲花山,一段网红河道上游突发山洪,有人没来得及上岸,被洪水冲走。2日海丰县海城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全力搜救,已搜寻到全部落水人员,其中4名已无生命体征。

      事实上,雅安这起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就在事发前一天下午17时,当地水利、气象部门刚刚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雨城等地部分地方发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可能性较大(风险较高)。按照规定,预警信息将通报给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在建工程、景区等责任人,要求加强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在建工程、景区巡查。遗憾的是,由于鱼鳞坝并非景区,并未有相关部门加强巡查监测,提前组织游客撤离。

      面对网红打卡点悲剧频发,各地不可谓不重视,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防范。不过,过去有关部门的思路一直都是“堵堵堵”,包括设置围栏、铁丝网,组织人员劝退游客等,但往往收效甚微。据游客介绍,龙漕沟沿途岸边有防护网,也有警示标识,但遇到防护网破损处,游客就会穿过防护网下河玩耍。出事的莲花山网红河道,同样禁止下河游泳。河岸用围栏围住,河道入口处还有上锁的铁门,可仍有不少游客前往此处休闲游玩,防护设施多次被破坏。就连事发前有安全员拿着喇叭进行安全提示,游客也不以为然。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不妨换个思路,变堵为疏。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在即合理,一些未开发景点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卡点,必然有其引人入胜的风景。网络社交平台的宣传推广,更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追随网红打卡的从众心理。一味的劝导阻止,注定会疲于奔命,防不胜防。再者,发生山洪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可以通过预警和监测予以应对,避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我们不应无视公众休闲娱乐的诉求,将所有网红打卡点一棒子打死,“倒洗澡水时,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事发后,雨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应称,事发位置系一处水利设施,并非旅游景点。然而,类似这样的水利设施,完全可以开发成景点。据媒体报道,去年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重点打造怀化第一大亲子涉水互动网红鱼鳞坝,成为全县夏季最火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市内外15万多人次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周边5个村的餐饮服务业发展,解决当地100多名农村群众就近创业就业。这种经营管理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有关方面不妨对时下的网红打卡点进行梳理,在实地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对象进行旅游开发,建立完善运营体系。这样一来,既能加强管理,消除风险,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玩去处,又能成为当地新的旅游业增长点,可谓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