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锤子买卖”做不得 诚信经营才有更多“回头客”

2023年02月01日 13: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4个菜1500元”“6根面条20元”……旅游餐饮业分外红火的春节假期,一些网友曝出的被宰遭遇十分刺眼。有人根据各类新闻总结出“防坑攻略”,比如,某城不租车、某城不吃虾等等。

  莫任宰客个案砸了城市招牌

  旺季宰客算是旅游业的老毛病了,曝光多、整顿多,但总是屡禁不止。个中原因,表面看是管理不够完善、监管不够有力,钻营者“记吃不记打”,但更根本的,恐怕还在于某些人的短视心态——自恃旅游资源丰厚,不愁客流,且游客即来即走,便“逮着一个是一个”“捞上一把就跑路”。【详细

  服务不规范、沟通不充分,看似小问题,但涉及具体案例,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不理解,进而产生纠纷,影响店铺信誉。个别信誉问题,也会造成连带负面影响,有损地方整体市场形象。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服务规范,确保监管部门依规督促,市场主体依规执行。【详细

  平时补短板,旺季才不会手忙脚乱

  换个思路看,再火热的假期也只有短短几天,再大的景区也只是城市的一部分,景区商家不应定位做一锤子买卖的“快闪店”,而应该做宣传城市形象、传播商家品牌的“旗舰店”,提供有特色、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

  不同来源的数据共同提示包括旅游市场在内的消费市场,今年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预计增多,更多人可能倾向于花小钱办大事,对体验落差的包容度降低。适应变化,商家除了落实明码标价外,可能还要抓紧调整经营策略,推出低单价产品;监管部门要继续推动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公示提醒。平时补短板,旺季才不会手忙脚乱。【详细

  每个人都是城市的名片

  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消费提振期,旅游市场是重要板块之一。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游客权益,既关乎游客的个体体验,也是旅游经济回暖、提振信心的关键所在。对此,行业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处一个市场,享受同一座城市的红利,大家是“一赢俱赢、一损俱损”,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被视为所在城市的名片。

  城市的风景,在山水、在人文,也在待客之道。让每一位游客的每一次赏光、每一次乘车、每一次用餐,都能乘兴而至、尽兴而归,一座从面子到里子都美的城市,才能赢得长久青睐。【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北京日报)

  V视角:

  @超酷老船长:春节期间价格高可以理解,那么,高多少算是合理的,这个应该有个明确规定。

  @小火柴:老板明明可以直接收钱,却偏偏送了四个菜。

  @百花香帅:希望大家去任何地方旅游之前,在网上做足攻略,合理避坑。

  @大米:“一锤子买卖”做不得。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商无信不兴,“宰客”无异于自毁招牌。特别是在一个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商家是诚信经营还是连蒙带骗,消费者给予的是“点赞”还是“差评”,都可能在互联网平台上放大,进而影响商家乃至城市的形象及长远发展。只有规范市场秩序,重拳整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行为,一个店铺、一个景区、一个城市才能迎来更多的“回头客”。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一锤子买卖”做不得 诚信经营才有更多“回头客”

2023-02-01 13: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4个菜1500元”“6根面条20元”……旅游餐饮业分外红火的春节假期,一些网友曝出的被宰遭遇十分刺眼。有人根据各类新闻总结出“防坑攻略”,比如,某城不租车、某城不吃虾等等。

  莫任宰客个案砸了城市招牌

  旺季宰客算是旅游业的老毛病了,曝光多、整顿多,但总是屡禁不止。个中原因,表面看是管理不够完善、监管不够有力,钻营者“记吃不记打”,但更根本的,恐怕还在于某些人的短视心态——自恃旅游资源丰厚,不愁客流,且游客即来即走,便“逮着一个是一个”“捞上一把就跑路”。【详细

  服务不规范、沟通不充分,看似小问题,但涉及具体案例,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不理解,进而产生纠纷,影响店铺信誉。个别信誉问题,也会造成连带负面影响,有损地方整体市场形象。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服务规范,确保监管部门依规督促,市场主体依规执行。【详细

  平时补短板,旺季才不会手忙脚乱

  换个思路看,再火热的假期也只有短短几天,再大的景区也只是城市的一部分,景区商家不应定位做一锤子买卖的“快闪店”,而应该做宣传城市形象、传播商家品牌的“旗舰店”,提供有特色、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

  不同来源的数据共同提示包括旅游市场在内的消费市场,今年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预计增多,更多人可能倾向于花小钱办大事,对体验落差的包容度降低。适应变化,商家除了落实明码标价外,可能还要抓紧调整经营策略,推出低单价产品;监管部门要继续推动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公示提醒。平时补短板,旺季才不会手忙脚乱。【详细

  每个人都是城市的名片

  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消费提振期,旅游市场是重要板块之一。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游客权益,既关乎游客的个体体验,也是旅游经济回暖、提振信心的关键所在。对此,行业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处一个市场,享受同一座城市的红利,大家是“一赢俱赢、一损俱损”,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被视为所在城市的名片。

  城市的风景,在山水、在人文,也在待客之道。让每一位游客的每一次赏光、每一次乘车、每一次用餐,都能乘兴而至、尽兴而归,一座从面子到里子都美的城市,才能赢得长久青睐。【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北京日报)

  V视角:

  @超酷老船长:春节期间价格高可以理解,那么,高多少算是合理的,这个应该有个明确规定。

  @小火柴:老板明明可以直接收钱,却偏偏送了四个菜。

  @百花香帅:希望大家去任何地方旅游之前,在网上做足攻略,合理避坑。

  @大米:“一锤子买卖”做不得。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商无信不兴,“宰客”无异于自毁招牌。特别是在一个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商家是诚信经营还是连蒙带骗,消费者给予的是“点赞”还是“差评”,都可能在互联网平台上放大,进而影响商家乃至城市的形象及长远发展。只有规范市场秩序,重拳整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行为,一个店铺、一个景区、一个城市才能迎来更多的“回头客”。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