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型城镇化再提速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22年07月13日 11: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当前,我国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但也要看到,城镇化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动力和问题挑战并存。这意味着,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详细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遍撒胡椒面”,要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各城市因地制宜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详细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又迈出一大步

  近年来,国家进行了几次户籍制度改革。而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打破人口流动的障碍,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在居住地扎下根来,安居乐业,让人口流动带来发展的活力。此次《方案》中,全面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甚至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可以说,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详细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积分落户,不是简单地给一个户口,而是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打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比如,让积分入户人员与城市居民在上学、就业、住房、养老、医保等方面,同享市民待遇等。这也是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路径。【详细

  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各地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时,务必要把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城乡居民是否满意、人居环境是否改善、发展成果是否共享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首要标准。【详细

  即便我国目前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仍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有效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推动新型城镇化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V视角:

  @龙冬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想静静: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这一点不能忘记。

  @图图: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

  @想吃雪糕:无论在哪里,都能享受均等的公众服务,这样才更有利于创新创业、安居乐业。

  @向向:要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方案》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对推动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作了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阶段性安排。着眼于人、服务于人,《方案》有很多细节化、人性化的“笔触”。我们期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流动的中国”也将继续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新型城镇化再提速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22-07-13 11: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当前,我国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但也要看到,城镇化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动力和问题挑战并存。这意味着,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详细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遍撒胡椒面”,要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各城市因地制宜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详细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又迈出一大步

  近年来,国家进行了几次户籍制度改革。而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打破人口流动的障碍,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在居住地扎下根来,安居乐业,让人口流动带来发展的活力。此次《方案》中,全面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甚至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可以说,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详细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积分落户,不是简单地给一个户口,而是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打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比如,让积分入户人员与城市居民在上学、就业、住房、养老、医保等方面,同享市民待遇等。这也是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路径。【详细

  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各地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时,务必要把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城乡居民是否满意、人居环境是否改善、发展成果是否共享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首要标准。【详细

  即便我国目前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仍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有效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推动新型城镇化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V视角:

  @龙冬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想静静: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这一点不能忘记。

  @图图: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

  @想吃雪糕:无论在哪里,都能享受均等的公众服务,这样才更有利于创新创业、安居乐业。

  @向向:要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方案》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对推动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作了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阶段性安排。着眼于人、服务于人,《方案》有很多细节化、人性化的“笔触”。我们期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流动的中国”也将继续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