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错话费之问”何时不用再问?

2022年07月08日 1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据法治日报报道,不久前,北京朝阳区一市民通过移动支付平台上的手机充值功能,给自己新办的手机号充了1400元话费,由于对新号码不熟悉,输入时将两个数字输错了位置,最终话费充到了别人的手机号上。该市民跑了多个地方,打了无数个电话后仍然无果,只好认栽。不少网友都表示有相同经历,充错话费之后,与对方号主沟通未果,很难再有其他途径维权。

  充错话费的消费者只能认栽?

  据专业人士介绍,因为运营商不是错号手机号码的使用权人,所以“未经错号机主同意其无权进行直接退款操作”;而移动支付平台通常是通过话费卡进行充值,所以一经使用无法退还。【详细

  给手机充值是日常操作,充错话费后选择认栽的人不在少数。消费者充错话费后,一般是与对方号主进行协商,协商无果找运营商退款或者报警都难以起到作用,向法院提起诉讼也要付出不菲的诉讼成本,多番比较之后,大多只能自行承担充错的后果。【详细

  收到错充话费没理由“将错就错”

  总有人错充话费,但是收到话费的人不能“将错就错”。根据民法典规定,拒不返还话费,有可能构成“不当得利”,涉嫌违法。同时,昧心钱不能要、不能用,更是道德底线。当然,充错话费,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话费错充数额巨大,如果要求被充值的人自掏腰包回充话费或退款,无疑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和不公平,相关运营商应该尽义务协调解决。【详细

  对于收到错充话费的一方,这个金额一般不大,但却是一道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考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他人因失误给予的意外之财,在面对追讨时,将心比心,还是返还为佳。如若执意拒绝返还,想据为己有,不仅私德有亏,还有可能构成侵占罪,面临诉讼之累。于法于情,实不可取。【详细

  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得到有效保障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很自觉,倒是平台和运营商,应该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采取一些技术防范措施,以免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或饱受折腾。目前,通过移动支付平台进行手机充值服务,与其他转账等业务相比,并没有相应的信息核实或警示程序,这本身就暴露出平台和运营商的工作没做到位,也说明充错话费的情况频繁发生,与平台交易流程中缺乏信息核对和提示有一定关联。【详细

  既然有漏洞,该打补丁就得打补丁。考虑到有些错号号主故意不返还,是不是可以参照获利正当性原则赋予实时调账更多刚性——也就是把他们的不当得利返给充错话费者?这点值得考虑。此外,充值平台还可以考虑在充值环节设置必要的“防输错”程序,并提供延时到账服务,允许充话费者在到账前撤销充值。对充值平台与运营商而言,能否为此建立相应的补救措施,也是检验其服务人文成色的试金石。【详细

  (以上综合北京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

  V视角:

  @国王与乞丐欸:充话费充错了,让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冰雹……

  @ll做个梦给你ll:美好的一天在充错话费这一刻结束了……

  @邹大哥在学习:充错话费没想到还能要回来,感动!

  @ibenzematley:我想知道话费充错了为什么不能自动退啊?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今天,大家可以用手机来安全便捷地进行移动支付,可是人们在充值手机话费时却还是像很多年前那样容易充错,充错后如果对方不愿意返还,也还是很难要回来。今夕对比,不禁让人产生了一丝荒唐感。2022年了,我们还是得继续追问那些很可能多年前就有人问过的问题:“充值话费时能不能多些提醒?”“充错的话费何时能回来?”或许每个人都想知道:这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才不用再问下去。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充错话费之问”何时不用再问?

2022-07-08 1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