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烫头分12个区收费?荒唐! 严惩无良商家才能遏制宰客

2022年05月11日 08:45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很少有行业如美容美发行业一样如此高频、持续不断地给大家展示坑人的手段。

  近日,杭州余杭区市民刘先生反映,自己到“震轩”美发店理发烫发,头上被分12个区收费,每个区域398元。余杭区市场监管局连夜出动4名执法人员前往案发地点检查,并通过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对涉事理发店作出了处理。经了解,该商家存在模糊定价、诱导消费、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现场取证,执法人员在店中还发现,涉案产品中无中文标签,包装上均为韩文,涉嫌违法产品行为。

  烫头发按区收费,无良商家的“创收”手段刷新底线,网友纷纷痛斥,“就差按根收费了。”宰客手段够奇葩,网友们的怒怼也非常精彩,可是我们却一点也笑不出来。在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秩序中,商家的行为必须非常小心才行,如果有一家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定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商家的一意孤行,一定是做了什么思量的,我们就有必要追问一下,这个行业的一些商家到底得了什么病?

  美容美发是居民日常生活离不了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就如同居民身边的小帮手,它的整体形象应该是便民亲民的,可是这个行业却屡屡爆出一些奇葩的“创收”手段。一些商家坑多套路深,理个发,不停地忽悠你办卡,办个卡,又得时刻提防着什么时候跑路了。弄得理个发像要去冲锋陷阵一样,还没进门,全身汗毛就已经竖了起来。理发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商家斗智斗勇,避开一个个坑,防止一不小心踩了地雷、一时心软就当了砧板上的鱼肉的过程。这样的消费体验哪还有乐趣可言,分明是一种折磨,这样一种消费环境实在无法让人满意。

  个别商家的行为会毁掉一个行业的口碑,消费者有必要问一下,这样一种消费环境是怎么产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为何频频发生,问题出在哪?网友的痛斥虽是句玩笑话,却点出了问题的要害,千万不要低估了无良商家谋取不当得利的冲动。若任其设置套路,是没有底线的,任何行业都是这样,美容美发行业可以,别的行业也可以,而要让他们不敢动这样的心思,唯有用严格的监管,用一次次严厉的惩戒。

  这次余杭监管部门主动介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基本事实查清楚了,并及时作出了停业整顿的处理。这就是违法的代价。事实再次证明无良商家是经不起查的,天价理发费一定有猫腻,只是消费者没有能力揭开真相,需要监管部门的介入调查,通过对进货渠道、定价过程的调查清晰地还原事发过程。

  消费者也不必太过焦虑,收集好证据,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烫头分12个区收费?荒唐! 严惩无良商家才能遏制宰客

2022-05-11 08:45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很少有行业如美容美发行业一样如此高频、持续不断地给大家展示坑人的手段。

  近日,杭州余杭区市民刘先生反映,自己到“震轩”美发店理发烫发,头上被分12个区收费,每个区域398元。余杭区市场监管局连夜出动4名执法人员前往案发地点检查,并通过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对涉事理发店作出了处理。经了解,该商家存在模糊定价、诱导消费、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现场取证,执法人员在店中还发现,涉案产品中无中文标签,包装上均为韩文,涉嫌违法产品行为。

  烫头发按区收费,无良商家的“创收”手段刷新底线,网友纷纷痛斥,“就差按根收费了。”宰客手段够奇葩,网友们的怒怼也非常精彩,可是我们却一点也笑不出来。在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秩序中,商家的行为必须非常小心才行,如果有一家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定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商家的一意孤行,一定是做了什么思量的,我们就有必要追问一下,这个行业的一些商家到底得了什么病?

  美容美发是居民日常生活离不了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就如同居民身边的小帮手,它的整体形象应该是便民亲民的,可是这个行业却屡屡爆出一些奇葩的“创收”手段。一些商家坑多套路深,理个发,不停地忽悠你办卡,办个卡,又得时刻提防着什么时候跑路了。弄得理个发像要去冲锋陷阵一样,还没进门,全身汗毛就已经竖了起来。理发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商家斗智斗勇,避开一个个坑,防止一不小心踩了地雷、一时心软就当了砧板上的鱼肉的过程。这样的消费体验哪还有乐趣可言,分明是一种折磨,这样一种消费环境实在无法让人满意。

  个别商家的行为会毁掉一个行业的口碑,消费者有必要问一下,这样一种消费环境是怎么产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为何频频发生,问题出在哪?网友的痛斥虽是句玩笑话,却点出了问题的要害,千万不要低估了无良商家谋取不当得利的冲动。若任其设置套路,是没有底线的,任何行业都是这样,美容美发行业可以,别的行业也可以,而要让他们不敢动这样的心思,唯有用严格的监管,用一次次严厉的惩戒。

  这次余杭监管部门主动介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基本事实查清楚了,并及时作出了停业整顿的处理。这就是违法的代价。事实再次证明无良商家是经不起查的,天价理发费一定有猫腻,只是消费者没有能力揭开真相,需要监管部门的介入调查,通过对进货渠道、定价过程的调查清晰地还原事发过程。

  消费者也不必太过焦虑,收集好证据,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