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城建设,在“人的城镇化”上久久为功

2022年05月10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推进县城建设要达到把人才留在县城的目的。县城自我提升、吸引人才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过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特色产业等多种举措推进县城建设,在“人的城镇化”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有助于增强县城创造就业的能力,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县城、落户县城、建设县城。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了33项具体任务推进县城建设。意见明确,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

  对于一个县来说,县城是当地的经济中心,应该发挥好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作用。可是,由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产业发展不够强劲等原因,当前很多县城吸收就业能力并不强,难以留住更多人才在县城就业。一些县城呈现人口净流出现象,不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特色产业等多种举措推进县城建设,在“人的城镇化”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有助于增强县城创造就业的能力,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县城、落户县城、建设县城,凝聚县城人气,提升县城烟火气。

  就城乡协调发展而言,推进县城建设可以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有利条件。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乡村不那么容易留住人才。然而,如果县城留住人才,也能够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随着乡村交通愈加便利,以及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县域人才的日常服务半径逐渐扩展到县城周边的乡村。县域人才既可以服务县城,又可以服务乡村。他们可以通过“传、帮、带”,为乡村培养更多适用的技能人才。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乡村人才紧缺问题。

  推进县城建设,对于那些走进大城市,而又没有在大城市扎根的人而言,尤其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喜事。推进县城建设,给了他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当他们在大城市面临发展瓶颈和客观制约时,可以选择回到县城寻找兼顾家庭和工作的新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县城建设深入推进,各方面条件不断改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县城。

  归根结底,推进县城建设要达到把人才留在县城的目的。推进县城建设,让县城拥有了更好的条件、更好的产业、更好的发展空间,自然会对人才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县城自我提升、吸引人才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推进县城建设是为了提升县城吸引力,让县城更美更好,切不可贪大求洋,借着县城建设的名义大搞城域扩张,走片面追求“土地城镇化”的老路,这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根本相悖的,要坚决杜绝。(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中经评论:尊重发展规律 为县城增添人气和活力

     金观平:“一县一策”推进城镇化建设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推进县城建设,在“人的城镇化”上久久为功

2022-05-10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