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碱性水神话”又起 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2022年03月29日 11: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应在社会上加强科普宣传,特别是要提升趣味性,增强吸引力,让民众能够轻松地获取正确的科学知识。对消费者来说,还是要时刻保持理智,别被一些营销噱头蒙蔽了双眼,不知不觉交了“智商税”。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李凡/摄

  “为健康,喝碱性水”,“喝碱性水可以治疗疾病”……近日,云南昆明一家水企宣称碱性水有治疗功效,引发关注。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对涉事产品进行下架,若存违法事实,将坚决依法查处。

  碱性水能“治病”,不过是商家的营销噱头。早在2010年,央视3·15晚会就揭露了碱性水骗局。2018年,“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阳被判罚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前车之鉴很多,没想到,今天仍有商家打着碱性水可以祛病强身的幌子牟取暴利。这值得我们警醒,科普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伪概念往往经不起较真。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调节机制是十分敏锐的,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很难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更遑论治病、防病。相反,如果长期饮用碱性水,还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甚至消化不良。

  但是目前,中国很多消费者还是处于有健康需求但缺乏健康知识的阶段。这就给了一些商家投机取巧、炒作概念的机会。他们一般的套路是,先广布“科学流言”为产品造势,再针对现代人的“健康焦虑”精准推销产品,最终刺激潜在消费者购买。此类骗局往往半真半假,迷惑性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比如,痛风是因为尿酸高、患胃病后喜欢“吐酸水”,表面上看,这些病里都带“酸”字,那么,多喝碱性水是不是可以中和一下?实际上,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对痛风或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相比临床用药,以每升含200毫克碳酸氢钠的弱碱性水为例,喝到7.5-15升,才能达到一天的口服碳酸氢钠片的处方剂量。

  缺乏科学依据,但并不缺乏市场接受度,在“健康焦虑”下,此类现象十分常见。不独“碱性水”,还有“小分子团水”、“溜达鸡”、“酵素减肥”等,一旦与高营养、富含××元素等概念挂钩,这些产品的身价便大不一样了。对消费者来说,花高价只买到普通货色,轻则伤财,重则伤身;如果市场上充斥的是这些玩概念的商家,就有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社会诚信受损。

  现代社会,商家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绝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否则只会严重损耗品牌信誉,最终难逃法律制裁。实际上,针对饮用水包装宣传乱象,早在2013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中就明确提出,涉水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不得标注“酸性水”、“碱性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富氧水”等内容。

  惩恶才能更好地扬善,治“伪科学”需要“强监管”。应该说,有关部门在这一领域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面对伪科学的不时冒头,还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精准性,以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此外,也应在社会上加强科普宣传,特别是要提升趣味性,增强吸引力,让民众能够轻松地获取正确的科学知识,如果总是板着面孔讲道理,那很可能会受到冷遇。当然,对消费者来说,还是要时刻保持理智,别被一些营销噱头蒙蔽了双眼,不知不觉交了“智商税”。(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欲破“碱性水神话”,先揭“浅显道理”迷雾

     守牢食品安全红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碱性水神话”又起 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2022-03-29 11: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