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造血”能力

2022年03月28日 0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促进中小企业提升自我“造血”能力,需要加快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升级环境,解决中小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产业和价值链中低端,在面临大的市场波动与风险时往往最容易“失血”。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在成为重塑各国经济竞争力和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可以提升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产品研发和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销结合,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当下,疫情加速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而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中小企业化危为机的重要途径。

  《“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将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推动中小企业更快、更好、更多地拥抱数字经济。近期,多地积极展开部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力点。东莞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苏州通过“智能制造伙伴计划”汇聚政府伙伴、需求伙伴、服务伙伴、协同伙伴四大合作伙伴,提供场景开放、供需对接、评估诊断等服务,助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整体来看,我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分别从2017年的49.2%和38.1%,提升到2021年的55.7%和51.9%。尽管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性,但因自身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转型步伐仍然远远慢于大企业。因此,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促进中小企业提升自我“造血”能力,需要加快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升级环境,解决中小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

  目前市场上的数字服务和产品多针对大型客户,再加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性门槛较高,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不会转、没人用的困境。面对基础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解决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短板。例如,探索地方及区域间转型人才流动,为基础薄弱地区及企业输送专业的科技人才。

  成本较高导致的“不能转”等因素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此,一方面,需要支持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轻量化、低成本、易部署、易维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为中小企业开放平台接口、微服务和计算能力,便利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另一方面,还可以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产业数字平台、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

  同时,中小企业还存在着“不敢转”的问题,对数字化转型有不少安全顾虑。对此,可以通过政策鼓励、服务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大企业协助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转型能力,推动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不断寻求突破。(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民营企业10年翻两番 民营经济将会继续壮大

     支持民企需要“真心实意+真金白银”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造血”能力

2022-03-28 0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