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床垫生产企业慕思发出了一份问询函。其中要求慕思就广告中出现的外国人说明其基本情况以及其与公司产品的关系;同时说明公司是否对外宣传此人、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对外宣传自身产品是否表述恰当和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这引发了对于慕思“洋味儿”广告的热议以及国产品牌挂“假洋牌”的讨论。
某家具建材城里的慕思门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货挂“假洋牌”,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本是东莞制造,却号称“法国品牌”。证监会的连环问询,扯掉了慕思股份的神秘面纱,更还原了它的真实身份。其实,只要不违法违规,国产品牌完全可以找老外当代言人。但是,具体到慕思股份,其做法令人不敢恭维。据报道,慕思的早期广告充斥着“源自1868年”和“法国皇家设计师”等概念,其官方英文名即以创立慕思的法国设计师De Rucci命名,其广告上的白胡子老头号称是来自法国的睡眠专家。然而,如此种种,与事实并不相符,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在忽悠人。耐人寻味的是,不独慕思,很多国产品牌都热衷于戴洋面具,比如品牌名称很洋气,让消费者以为它们是不折不扣的洋品牌。如果说,在市场粗放发展时期,标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尚且情有可原,而今天某些企业仍抱持陈旧思维,想通过打“擦边球”的老套路赢得国内市场,显然已经落伍。套路玩多,就会玩砸;弄虚作假,必然出洋相!【详细】
从法律上讲,无论是靠名字做“伪洋牌”的初级玩法,还是从商标、产地到商品全部“洋化”的高级玩法,都有虚假宣传的嫌疑。那些在国内生产的“假洋牌”,在产地上宣传与实际不符的,则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假洋牌”有了洋名作马甲,会制定较高价位并由此获取巨额利润。一方面,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巨大价差,既会侵害消费者切身利益,也会扰乱市场秩序,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另一方面,“假洋牌”泛滥成灾,不利于真国产的良性发展,这种缺乏文化自信的现象,不利于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形成,还会带来大量产权纠纷,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详细】
打击“假洋牌”要全民共治
“真国产”挂“假洋牌”,暴露出了一些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心理,认为“国外的就是最好的”。当消费者习惯于“消费洋品牌”的时候,也就助长了商家的“崇洋媚外”心理,这是相辅相佐的问题。因此,需要引导消费者理智消费,远离“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畸变心态。同时,也暴露出了品牌审批环节的问题。对于品牌审核部门来说,他们明明知道这是“国内产品”,却大笔一挥在“洋名字品牌”“洋名字商标”上签下了“同意”的字眼。我们需要从品牌、商标审批环节制定措施和标准,拦截“假洋牌”,无疑树立文化自信应该是审批环节需要做的事情。“洋名字”多了,审批部门不能袖手旁观。【详细】
落实品牌审核、日常监督、流程监控和投诉应对的机制非常重要。在品牌名称的使用上,应当进行实质性审核和备案,经过允许后才能作为商标进行使用。在此基础上,对原产地进行真实性标注应成普适性原则。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应当常态化。对于“假洋牌”,既要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又要进行实质上的监管,把广告宣传、产品质量、销售价格等作为重点,借助技术手段对交易各阶段进行监控,在网络交易流程中加入知识产权审查程序,做到对虚假宣传和销售假劣产品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权利人的投诉建立快速处理反馈机制,在维护消费权利的同时引导公众维权,形成全民共治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要强化和践行诚信经营意识,引导企业重视自主品牌创新。【详细】
企业更该有国货自信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成长为高质量、高品位的“国货之光”,“真国产”挂“假洋牌”现象自然偃旗息鼓。国货自强,首先要国货自信。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只要服务有保障,消费者对国货产品自然会有信心。比如华为、大疆等国产品牌,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消费者热衷追捧优质国货,生产企业更该有这样的国货自信,去扎扎实实搞制造、搞创新,而不是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欺骗手段,打监管政策的擦边球。要相信,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日趋理性的国内消费者,片面崇尚“洋牌”的必然越来越少。【详细】
其实,不少“假洋牌”是有底子的,但就是舍不得那张看似吸金的“洋面子”。在品牌打造上走了捷径固然讨巧,但也将自身品牌置于一个谎言中。而企业前期虽然能借助谎言做大做强,但当谎言被戳破,所有的成绩都有可能因此付之东流。这笔账算下来,得不偿失。而在今天的网络传播语境下,与其费尽心思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洋品牌”,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实践证明,无论是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只有尊重消费者、用心做好产品,才能赢得信任、最后赢得市场。【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东方网、红网)
微言大义:
@贫穷的小村庄:“假洋牌”太会装了……
@木子MUZI09101112: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
@缤锋评论:关键还是要破除对洋品牌的迷信。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其实,“假洋牌”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了。40多年来,更是诞生过无数的“假洋牌”。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少挂“假洋牌”的国货早已脱胎换骨,甚至做到了行业领先,把“真洋牌”都比下去了。应当说,国货的集体崛起,根本上靠的还是质量和口碑。都2021年了,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潮之风也越来越热,一些思维僵化的企业如果还抱着“假洋牌”不放,继续不自信、不诚信下去,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