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各方利益,让生育假切实带来获得感

2021年11月29日 14: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最近,北京、上海、浙江、重庆、青海、河北、安徽等多地密集修订计生条例,加码生育福利,延长生育假期。许多省份将生育假由过去的30天延长到了60天,也有省份延长产假60天甚至90天,并且增加育儿假。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吴菁/摄

  这是一项切实的“生育红利”

  眼下,随着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妻“想生”。但摆在育龄夫妻面前的现实问题却“不少”,比如产假有几天?有没有育儿假?“育儿假”是只限定于母亲,还是父母双方都拥有?有没有婴幼儿照护服务?这一连串的问题无疑成了许多育龄夫妻是否拥有生育意愿的一块“绊脚石”。【详细

  一时间,社交媒体对此讨论热烈。有人表示自己的孩子生早了,没能享受到这一波政策的红利;有人担心女性就业率是否会因此下降;还有人则忧虑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能否扛得住。

  不得不说,各地纷纷增加生育假,这是对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积极呼应与具体化,对此当持开放态度。但要真正落实这些措施,有一些细节还需厘清。【详细

  为何职场女性不愿意为“利好政策”买单?

  为何职场女性不愿意为“利好政策”买单?多了假期不是应该暗自欣喜吗?我们在抛出这些问题的同时,不妨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上,恋爱情况和结婚打算已成为许多招聘公司的必问问题套餐之一。为什么企业如此在意应聘女性的结婚和生育计划?

  答案显而易见,一旦女性待产,就得休产假,而公司薪资照付。因此,在应聘过程中,女性被录取的概率总会比男性小,市场上的每一个双向选择,都是招聘者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结论。

  一旦产假假期延长,企业面临的亏损也就更大。为了避免这种消耗,用人单位自然在男女应聘者能力相近的同时,优先录取男性;而已经进入公司的女性,要想升职,更是难上加难,公司担心女性离开工作岗位档期的工作没人负责,由此又是更大的消耗,堵死了女性的升职空间和上升通道。【详细

  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三孩”来了,不断走低的人口出生率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必须有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也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行得通、通得久。

  首先,生育假带来的成本问题必须正视,这部分成本全由企业负担显然是不现实的。政策“请客”企业“买单”,不仅不能提高企业鼓励生育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企业在用工、招聘时有意回避育龄女性的现实。其次,生育假对职场女性的影响也应正视。浙江新政中明确提出,休生育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计算工龄。但生育者在休假期间的活由谁来干,休完假之后其岗位还在不在,这都是问题。此外,休了一年半载之后,晋级涨工资是否能通过相应的考核,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斟酌的细节。

  再次,生育假终有休完的一天,其后阶段仍然有幼儿的看护问题。目前,在我国,0至3岁的托幼服务主要由家庭自行承担,社会化、市场化的托育还存在较大的空白。然而,最近一项发表在《社会》杂志上的论文揭示,具有“去家庭化”性质的托幼服务对欧洲家庭生育决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反,具有“家庭化”性质的现金补贴并未产生预期的作用。显然,政府加大对托幼服务的财政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托幼服务共建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切入口。【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日报、东方网、红网)

  微言大义:

  @冰彬兵:延长生育假的初衷是好的,关键在如何执行,以及相关成本谁来承担。

  @非持续热爱:年假能正常休完的有几个?

  @檬檬的可爱仓鼠芝麻:为啥不考虑给男的加个育儿假?明明孩子也是他的。

  @张慧林:一个孩子就忙得焦头烂额,哪还敢生第二胎、第三胎啊……

  @CHEN理:不能一“假”了之。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应该说,延长生育假的初衷是好的,给了妈妈们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但潜在的就业歧视以及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还是让不少职业女性对生孩子望而却步。延长生育假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客观上会弱化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生完孩子之后,职业女性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老幼,面临着“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现实压力。所以说,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延长生育假只是一个方面。接下来,还是要多措并举,做好配套,打消人们的顾虑,从而真正释放政策善意,让好政策带来切实的获得感。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平衡各方利益,让生育假切实带来获得感

2021-11-29 14: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