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少点刷出来的好评,让消费者不再"雾里看花"

2021年11月01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虚假好评的最大坏处,就是破坏了交易双方的信任感。整治虚假好评,离不开商家的自觉自律。再好的产品,消费者使用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它的评论区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市场规律下,刷出来的好评抵不过货真价实的力量,期待消费者不必再“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温存未必就是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丝凝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双11”即将来临,当你在一些网店的产品评论区看到“一水儿”的好评时,或许只能说一句“呵呵”。

  每一次消费,人们总是希望尽量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在线下消费中,受制于技术手段和购买方式,评价信息很难共享。互联网时代的评价分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而网络点评的初衷,正是通过用户消费后的真实反馈形成大数据的统计与展示,反映人气、实力和市场口碑等信息,以帮助消费者更便捷地做出选择。如今,一些平台、一些店家页面上齐刷刷的超高评分、千篇一律的好评文案,则让点评机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按目前主流的平台机制,商家想提高曝光度,就要在好评、销量、被搜索量等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花钱找专业团伙代为刷高数据,就成了部分商家眼中的捷径。近日,有媒体调查报道,商家购买好评已经是公开的“潜规则”,甚至刷好评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生产链:商家提出需求,刷手团伙针对电商和点评软件的推荐排名机制拆解成各类任务,通过自建网站或其他社交平台发展下线、发布任务。这样的一条生产链,就制造出了大量的虚假好评。

  虚假好评的危害有目共睹。对消费者来说,一旦上当受骗,一般不会再次选择该商家。部分商家通过刷好评,虽然得一时之利,但如果商品和服务质量不过关,“刷”出来的人气只能是短暂的“虚假繁荣”。而那些原本老实本分的商家迫于竞争压力只能“效仿”,这就类似“电影院现象”——前排的人一旦站起来,后面的人也得站起来才能看到电影,最终大家都只能站起来看电影。“劣币驱逐良币”发生后,整个行业就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基础。

  斩断虚假好评生产链,需要各方合力才行。对平台企业来说,无论是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的审核监督,还是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和筛除虚假评论,都理应做到“守土有责”。对有关部门来说,要从源头上严厉打击作假行为,以保障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组织专业团队,利用网络软文、网络红人、知名博主、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虚假好评嘛,这回吃亏了,下回长记性不就完了。其实,这真不是小事情。虚假好评的最大坏处,就是破坏了交易双方的信任感。制度经济学认为,信任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成功合作的必要条件。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就容易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和共事的成本。今天假好评,明天假药品,后天假业绩,见多了假冒伪劣,听多了大话空话,即使真的东西摆在面前,谁又敢拍胸脯保证呢?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整治虚假好评,离不开商家的自觉自律。再好的产品,消费者使用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它的评论区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市场规律下,刷出来的好评抵不过货真价实的力量,期待消费者不必再“雾里看花”。(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虚假好评只会让顾客“避雷”

     好评返现被罚释放的信号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少点刷出来的好评,让消费者不再"雾里看花"

2021-11-01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