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不断创新商品服务 避免陷入“二选一”旋涡

2021年10月28日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强制“二选一”给市场良性竞争“制造路障”,理应受到严厉处罚。但这个问题也给零售企业,特别是付费制会员店提了个醒,与其“哭诉”被恶意竞争牵着鼻子走,不如努力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以及自有商品研发能力。

  10月22日,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家会员店开业首日,却遭遇了部分供应商集体“撤离”的尴尬——这些供应商大量买回自己的货品,目的就是“断供”家乐福会员店。家乐福方面透露,这些强行“断供”的供应商也很无奈,因为竞争对手给供应商施压,要求供应商只能在家乐福会员店和对手之间“二选一”。

  此前,很多领域都在使用“二选一”这种商业竞争手段。近年来,随着零售市场日渐饱和,为了“抢生意”,一些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变得更为激进,资本无序扩张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比如,在零售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销售商,便时常以强势地位胁迫供应商“二选一”,此次家乐福会员店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

  尤其是当下,零售企业盯着付费制会员店这块新“蛋糕”,它们无法控制消费者,便转而打起了供应商的主意。不过,无论是向上游进行“胁迫”,还是向下游加以“控制”,“二选一”都破坏了市场秩序,扰乱了市场发展节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选择付费制会员店意味着要付出更多金钱。以目前各大会员制超市为例,麦德龙的PLUS年卡价格为199元,山姆会员店普通会员年费260元,COSTCO会员年费299元,家乐福会员费258元。消费者既然选择付费成为会员,就是要购买到高品质、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而当某些商品被“一家独断”后,消费者的购物支出和购物难度也会随之增加。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旦提高,消费者难免会权衡是否仍选择会员店进行消费。

  其实,强制“二选一”的背后是会员店同质化的竞争。区别于普通商超卖场,付费制会员店的最大特点,是为消费者营造更为舒适的购物空间,提供更为多元的商品选择和购物体验,这就对其选品能力、供应链能力以及自有商品研发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供应商一般会基于会员店的实力划分供应优先级,这也是对会员店的重要考验。如果遭遇强制“二选一”,会员店将面临更大挑战。倘若在商品、设施及服务等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又缺乏竞争优势,那么这样的会员店便无法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即使冠以“会员店”的名称,也失去了“会员店”的意义。

  强制“二选一”给市场良性竞争“制造路障”,理应受到严厉处罚。但这个问题也给零售企业,特别是付费制会员店提了个醒,与其“哭诉”被恶意竞争牵着鼻子走,不如努力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以及自有商品研发能力。只有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商品和服务,形成出品牌差异,才能始终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别让“二选一”破坏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莫让平台“二选一”卷土重来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经评论:不断创新商品服务 避免陷入“二选一”旋涡

2021-10-28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强制“二选一”给市场良性竞争“制造路障”,理应受到严厉处罚。但这个问题也给零售企业,特别是付费制会员店提了个醒,与其“哭诉”被恶意竞争牵着鼻子走,不如努力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以及自有商品研发能力。

  10月22日,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家会员店开业首日,却遭遇了部分供应商集体“撤离”的尴尬——这些供应商大量买回自己的货品,目的就是“断供”家乐福会员店。家乐福方面透露,这些强行“断供”的供应商也很无奈,因为竞争对手给供应商施压,要求供应商只能在家乐福会员店和对手之间“二选一”。

  此前,很多领域都在使用“二选一”这种商业竞争手段。近年来,随着零售市场日渐饱和,为了“抢生意”,一些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变得更为激进,资本无序扩张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比如,在零售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销售商,便时常以强势地位胁迫供应商“二选一”,此次家乐福会员店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

  尤其是当下,零售企业盯着付费制会员店这块新“蛋糕”,它们无法控制消费者,便转而打起了供应商的主意。不过,无论是向上游进行“胁迫”,还是向下游加以“控制”,“二选一”都破坏了市场秩序,扰乱了市场发展节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选择付费制会员店意味着要付出更多金钱。以目前各大会员制超市为例,麦德龙的PLUS年卡价格为199元,山姆会员店普通会员年费260元,COSTCO会员年费299元,家乐福会员费258元。消费者既然选择付费成为会员,就是要购买到高品质、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而当某些商品被“一家独断”后,消费者的购物支出和购物难度也会随之增加。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旦提高,消费者难免会权衡是否仍选择会员店进行消费。

  其实,强制“二选一”的背后是会员店同质化的竞争。区别于普通商超卖场,付费制会员店的最大特点,是为消费者营造更为舒适的购物空间,提供更为多元的商品选择和购物体验,这就对其选品能力、供应链能力以及自有商品研发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供应商一般会基于会员店的实力划分供应优先级,这也是对会员店的重要考验。如果遭遇强制“二选一”,会员店将面临更大挑战。倘若在商品、设施及服务等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又缺乏竞争优势,那么这样的会员店便无法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即使冠以“会员店”的名称,也失去了“会员店”的意义。

  强制“二选一”给市场良性竞争“制造路障”,理应受到严厉处罚。但这个问题也给零售企业,特别是付费制会员店提了个醒,与其“哭诉”被恶意竞争牵着鼻子走,不如努力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以及自有商品研发能力。只有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商品和服务,形成出品牌差异,才能始终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别让“二选一”破坏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莫让平台“二选一”卷土重来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