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引导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我们支持

2021年09月17日 07:34   来源:钱江晚报   

  孩子喜欢在小区里乱跑,还偷拿家里零钱去小超市坐摇摇车。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样做?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杭州有位妈妈作了个决定,让孩子每天在小区帮邻居取快递赚钱,5毛钱一单,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商,又能满足孩子喜欢到处跑的欲望”。半个月下来,孩子挣了50块钱。这位妈妈的做法引起很多网友关注,有赞赏的,也有不认可的。

  那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评论员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起来看看——

  让孩子体认到“我行”

  本报评论员陈江:我这一代的人初为父母,都信奉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看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的《杭州5岁男孩,小区送快递半月挣50块钱》,有了新的理解:好孩子不仅是夸出来的,还是引导出来的。

  对于这个5岁小男孩,妈妈的高招是让他在小区帮邻居取快递赚钱,既发挥他爱跑动的特长,又可以顺便培养一点“财商”。

  其实说财商有点大了,不过是用劳动赚钱的概念。在我看来,更关键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劳动,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性。比如倒个垃圾,或者像帮忙取快递这样无足轻重的工作,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体会到付出后有回报,感觉到生活快乐幸福,并且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对自我的能力有了初步认知,体认到“我行”“我可以”。这是他触摸社会的开始,值得所有人好好保护。

  注意安全是劳动前提

  本报评论员高路:这的确是锻炼孩子的一种方式,让孩子多跑动跑动,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必定是有收获的。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位妈妈认为,与得到的收获相比,其他都是小问题。安全问题可不是小问题,举个例子,要是路上摔一跤怎么办?由谁来负责呢?让取快递的业主要不要承担责任?

  小区里熟门熟路,可也有电瓶车、小车来来往往,还是有不少安全隐患的,不能忽视。发生事故的概率可能不高,但不能说绝对没有,一旦发生又极易产生纠纷。家长还是要做一定准备,看看小区整体环境是不是适合让孩子跑来跑去,给孩子规划一条安全的路线。如果多个孩子参与,不妨几个家长合计一下怎么办,大家有个共识更好办事。

  劳动有助于学习和成长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5毛钱一单让萌娃跑腿取快递,既让他们有了发泄精力的地方,又能让他们接受财商教育:钱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要懂得珍惜。

  劳动教育很重要,这其中的道理家长们也懂,只不过孩子们平时学习也蛮辛苦的,家长哪舍得让孩子们刷碗拿快递?省点时间,要么做作业,要么多休息。

  现在出台了“双减”政策,孩子们课余可利用的时间多了,刚好可以搞些素质教育。家长不妨借此机会,多打赏些零花钱,让孩子参加劳动。劳动会让他们学会如何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正视主播低龄化问题刻不容缓    2021年07月22日
  • ·把托管服务办好、办持久    2021年08月19日
  • ·深挖托管服务的价值    2021年08月30日
  • ·教育减负不减质    2021年07月3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引导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我们支持

    2021-09-17 07:34 来源:钱江晚报

      孩子喜欢在小区里乱跑,还偷拿家里零钱去小超市坐摇摇车。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样做?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杭州有位妈妈作了个决定,让孩子每天在小区帮邻居取快递赚钱,5毛钱一单,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商,又能满足孩子喜欢到处跑的欲望”。半个月下来,孩子挣了50块钱。这位妈妈的做法引起很多网友关注,有赞赏的,也有不认可的。

      那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评论员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起来看看——

      让孩子体认到“我行”

      本报评论员陈江:我这一代的人初为父母,都信奉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看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的《杭州5岁男孩,小区送快递半月挣50块钱》,有了新的理解:好孩子不仅是夸出来的,还是引导出来的。

      对于这个5岁小男孩,妈妈的高招是让他在小区帮邻居取快递赚钱,既发挥他爱跑动的特长,又可以顺便培养一点“财商”。

      其实说财商有点大了,不过是用劳动赚钱的概念。在我看来,更关键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劳动,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性。比如倒个垃圾,或者像帮忙取快递这样无足轻重的工作,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体会到付出后有回报,感觉到生活快乐幸福,并且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对自我的能力有了初步认知,体认到“我行”“我可以”。这是他触摸社会的开始,值得所有人好好保护。

      注意安全是劳动前提

      本报评论员高路:这的确是锻炼孩子的一种方式,让孩子多跑动跑动,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必定是有收获的。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位妈妈认为,与得到的收获相比,其他都是小问题。安全问题可不是小问题,举个例子,要是路上摔一跤怎么办?由谁来负责呢?让取快递的业主要不要承担责任?

      小区里熟门熟路,可也有电瓶车、小车来来往往,还是有不少安全隐患的,不能忽视。发生事故的概率可能不高,但不能说绝对没有,一旦发生又极易产生纠纷。家长还是要做一定准备,看看小区整体环境是不是适合让孩子跑来跑去,给孩子规划一条安全的路线。如果多个孩子参与,不妨几个家长合计一下怎么办,大家有个共识更好办事。

      劳动有助于学习和成长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5毛钱一单让萌娃跑腿取快递,既让他们有了发泄精力的地方,又能让他们接受财商教育:钱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要懂得珍惜。

      劳动教育很重要,这其中的道理家长们也懂,只不过孩子们平时学习也蛮辛苦的,家长哪舍得让孩子们刷碗拿快递?省点时间,要么做作业,要么多休息。

      现在出台了“双减”政策,孩子们课余可利用的时间多了,刚好可以搞些素质教育。家长不妨借此机会,多打赏些零花钱,让孩子参加劳动。劳动会让他们学会如何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