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质量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善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动全社会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持之以恒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新消费持续发力,产业加速升级,“国货”品牌迎来爆红,各类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它们坚持质量第一的意识和质量先行的价值理念,从产品、运营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质量管理。
在9月6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秦宜智提到,各地各行业大力实施质量强省、质量强业战略,广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凝练出中国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华为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授权与管控相结合”等中国特色质量管理方法。
应当看到,虽然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产品和服务质量一直在优化升级,但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仍不时出现,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质量提升,更涉及价格和不正当竞争问题。而消费者会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出最直观的评价,质量提升了就反馈“好评”,服务不到位就要给“差评”。只有时刻关注产品和服务,保证质量安全可靠,才能让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强,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要避免各个环节反馈“差评”,市场监管部门必须毫不手软打假治劣,敦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服务环境。同时,要在依靠企业自律和市场机制调节的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规划引领。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质量工作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有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质量发展纲要》以及《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为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提升、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各类市场主体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更是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担负起的重要责任。面对市场环境中仍然存在的影响消费信心的监管“盲区”,最关键的还是要让促进质量提升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地见效。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化改革,建立更加完备的计量体系;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开展专业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支撑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升级。
质量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善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动全社会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持之以恒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要始终坚持完善质量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活质量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从而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强监管”破解平台经济“成长的烦恼”
消费维权越硬气,消费者越解气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