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产业”恢复向好,意味着什么?

2021年07月22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未来,“幸福产业”会发展得更好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国正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止步。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幸福产业”也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期中卷”中,旅游、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恢复向好,成为一个喜人亮点。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游览景区管理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3.6%,连续3个月保持80%以上高速增长;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56.4%,增速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4.5个百分点。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相应的供给必须跟上,而“幸福产业”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被打折”。得益于严格的防疫措施及疫苗接种率的大幅提升,我国工业产业稳步恢复,经济实现持续复苏,居民出行意愿也增强了,追求“诗和远方”的热情再度点燃。所以,才会有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103.2%和98.7%。

  “幸福产业”恢复向好,依托的是我国强大的市场需求。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14亿人口、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超2.6亿60岁及以上人口,这些数字对应着巨大的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需求。随着这些需求潜力不断地释放,“幸福产业”的体量相当可观。

  “幸福产业”恢复向好,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直接相关。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被看成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刻度尺”,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标准。接近富足标准的居民生活,对于 “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

  当前,“幸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幸福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产业”的良好发展也推动着服务业稳步恢复。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0%。

  未来,“幸福产业”会发展得更好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国正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止步。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幸福产业”也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经济网 马常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外贸"期中成绩"优异 坚定信心"备考"下半年

     保持物价稳定 力促消费扩容提质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幸福产业”恢复向好,意味着什么?

2021-07-22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