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拳整治“饭圈”乱象,刻不容缓!

2021年06月17日 16: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行动重点打击5类乱象,包括: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等行为。

  整治“饭圈”乱象,干得漂亮

  天下苦“饭圈”乱象久矣。消息一出,网络一片叫好,“干得漂亮,大快人心!”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区一片热闹。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超出了“饭圈”文化的合理边界,表现出畸形的一面。首当其冲的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有的粉丝为了巩固自己在“饭圈”的地位,为明星花钱不心疼,一掷千金,名曰“为爱发电”。“饭圈”互撕谩骂成了常态,比方说,两个合作同一部作品的明星亲如家人,但他们的粉丝却势不两立,一言不合就展开骂战。还有个别粉丝偷窥明星私生活,跟机跟班代拍跟拍,深夜去蹲点明星住宿的酒店,使明星的生活受到极大干扰。

  网信办向“饭圈”乱象亮剑,是一次精准打击,其重点打击的5类乱象正是“饭圈”之弊。今年上半年,从打击粉丝非理性应援,到出台演出行业惩戒方案,再到这次重点打击5类乱象,系列铁拳出击,“饭圈”乱象有望从此凉凉。【详细

  去病根必须下猛药

  对症下药、因病施策,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让饭圈革除掉那些不健康的追星行为。重症就需要下猛药。饭圈行为并非积重难返,但也非一日之寒。这既有粉丝自身的问题,又有互联网等载体渠道的推波助澜。因此,要对错误引导帐号及时整改关停,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号,从重处置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要精准规范饭圈的交际平台,让网上行为先行健康起来。【详细

  彻底清除“饭圈”乱象,平台不能“躺平”,也无权“躺平”。此次有关部门实现源头治理,除了从严处置违法违规账号,还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称得上标本兼治,令人拍手称快。【详细

  推动“饭圈”良性发展

  粉丝有自己欣赏的明星,艺人渴望成为焦点,平台追逐高走的流量,这一切都无可厚非。三者间的良性互动,还会使粉丝收获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过,若是粉丝的追星之路冲倒了理性的护栏,艺人踏上了造假的“捷径”,平台只盯着逐利目标却漠视了做事的底线,乱象丛生是必然后果。从严整治“饭圈”乱象可谓正当其时,对于引导青少年端正追星心理、规范相关言行、形成正确价值观大有裨益。【详细

  当然,整治是一方面,网络用户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也很重要。尤其涉及未成年人时,家庭和学校都应发挥作用,通过更高质量的关爱、陪伴和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理性“追星”。

  治理“饭圈”乱象,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此次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必有助于青少年理性追星,推动“饭圈”走向良性发展。【详细

  微言大义:

  @Angela的豹:其实粉丝也想好好追星,都是无良营销号带头引战拉踩。

  @心传奇-陈泓希:“饭圈”孩子是作业少啊,还是零花钱多啊,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Z姵姵:理智追星,支持严查严惩。

  @拽爷无法简介:确实需要整顿一下了。

  @青山揽呆:支持!希望长期监管。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近年来,在粉丝经济的大潮下,“饭圈”愈发成为怪圈,不断挑战着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严重影响文娱行业生态建设,危及青少年健康成长。惩恶才能更好地扬善。重拳整治“饭圈”乱象,已是刻不容缓。长期来看,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共治体系,让网络平台、家长、学校等都参与进来,形成维护公序良俗、树立良好风尚的合力,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共促“饭圈”积极向上,推动“粉丝经济”规范发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重拳整治“饭圈”乱象,刻不容缓!

2021-06-17 16: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行动重点打击5类乱象,包括: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等行为。

  整治“饭圈”乱象,干得漂亮

  天下苦“饭圈”乱象久矣。消息一出,网络一片叫好,“干得漂亮,大快人心!”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区一片热闹。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超出了“饭圈”文化的合理边界,表现出畸形的一面。首当其冲的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有的粉丝为了巩固自己在“饭圈”的地位,为明星花钱不心疼,一掷千金,名曰“为爱发电”。“饭圈”互撕谩骂成了常态,比方说,两个合作同一部作品的明星亲如家人,但他们的粉丝却势不两立,一言不合就展开骂战。还有个别粉丝偷窥明星私生活,跟机跟班代拍跟拍,深夜去蹲点明星住宿的酒店,使明星的生活受到极大干扰。

  网信办向“饭圈”乱象亮剑,是一次精准打击,其重点打击的5类乱象正是“饭圈”之弊。今年上半年,从打击粉丝非理性应援,到出台演出行业惩戒方案,再到这次重点打击5类乱象,系列铁拳出击,“饭圈”乱象有望从此凉凉。【详细

  去病根必须下猛药

  对症下药、因病施策,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让饭圈革除掉那些不健康的追星行为。重症就需要下猛药。饭圈行为并非积重难返,但也非一日之寒。这既有粉丝自身的问题,又有互联网等载体渠道的推波助澜。因此,要对错误引导帐号及时整改关停,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号,从重处置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要精准规范饭圈的交际平台,让网上行为先行健康起来。【详细

  彻底清除“饭圈”乱象,平台不能“躺平”,也无权“躺平”。此次有关部门实现源头治理,除了从严处置违法违规账号,还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称得上标本兼治,令人拍手称快。【详细

  推动“饭圈”良性发展

  粉丝有自己欣赏的明星,艺人渴望成为焦点,平台追逐高走的流量,这一切都无可厚非。三者间的良性互动,还会使粉丝收获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过,若是粉丝的追星之路冲倒了理性的护栏,艺人踏上了造假的“捷径”,平台只盯着逐利目标却漠视了做事的底线,乱象丛生是必然后果。从严整治“饭圈”乱象可谓正当其时,对于引导青少年端正追星心理、规范相关言行、形成正确价值观大有裨益。【详细

  当然,整治是一方面,网络用户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也很重要。尤其涉及未成年人时,家庭和学校都应发挥作用,通过更高质量的关爱、陪伴和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理性“追星”。

  治理“饭圈”乱象,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此次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必有助于青少年理性追星,推动“饭圈”走向良性发展。【详细

  微言大义:

  @Angela的豹:其实粉丝也想好好追星,都是无良营销号带头引战拉踩。

  @心传奇-陈泓希:“饭圈”孩子是作业少啊,还是零花钱多啊,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Z姵姵:理智追星,支持严查严惩。

  @拽爷无法简介:确实需要整顿一下了。

  @青山揽呆:支持!希望长期监管。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近年来,在粉丝经济的大潮下,“饭圈”愈发成为怪圈,不断挑战着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严重影响文娱行业生态建设,危及青少年健康成长。惩恶才能更好地扬善。重拳整治“饭圈”乱象,已是刻不容缓。长期来看,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共治体系,让网络平台、家长、学校等都参与进来,形成维护公序良俗、树立良好风尚的合力,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共促“饭圈”积极向上,推动“粉丝经济”规范发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