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任何平均数据之下的样本

2021年01月06日 12: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各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也随之公布。其中,有媒体援引南京大学的相关报告称,该校2020届被调查毕业生中,平均薪酬为17.83万元/年,较2019年上涨3.21万元;四川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则与学历层次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博士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3万元。

  薪酬数据是否真实?

  这些数据其实是由相关课题组对毕业生进行网络调查而得出的结果。比如,四川大学和南京大学的调研均通过网络问卷完成,细察两校回收的有效问卷也不难发现,两者的样本结构有很大不同。更值得关注的是,样本的代表性也存疑,各校的网络调查均由毕业生自愿填写,并没有对样本对象进行选择,那么自然是高薪酬的毕业生填写意愿更强,研究者对低薪酬毕业生的选择性忽略,肯定会得到失真的最终数据。即便是被填写的这些数据,由于是自我报告得来的,也很难保证它们的准确性。

  鉴于以上种种,目前各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因毕业生学历结构不同、调查样本不同,很难具有可比性,以此来评价各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就难免会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形。要让毕业生就业数据更具公信力、更具参考价值,就有必要对统计、调查发布就业数据的方法进行调整。【详细

  更应关注什么?

  高校毕业生薪资,仅仅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乐见于高校毕业生能够获得高薪,乐见高校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薪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反映出各学校各学科建设成效,也有利于相关高校及学科的针对性建设。最为重要的是,高校毕业生薪资收入,应该是全面客观的,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现实数据,而不能沦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薪资收入)关注的焦点所在。【详细

  话说回来,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能引起广泛讨论,从侧面说明了公众对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之高。其实,就业质量报告也好,一年一度的“最难就业季”新闻也好,无论是即将踏入社会还是已经工作,都不必太放在心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道。清华大学日前表示,因属于隐私且可信度不好说,不对外公布毕业生薪资情况。这未尝不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态度。【详细

  你不是任何平均数据之下的样本

  就算数据真实可靠,一个数字真的能定义毕业生的生活吗?薪酬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作为生活中的有机存在,它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压力等都息息相关,不该被作为单一的量化数据来比较。

  就像在就业时,薪资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有人选择“旱涝保收”的稳定,有人喜欢“朝九晚五”的轻松,有人想要“体面大方”的声誉,也有人投身基层,或是扎根贫困县、贫困村,为使命奋斗,为理想躬行。

  同专业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出路,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与“钱景”更是存在差异,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性格、追求、向往也各有不同。与其纠结“毕业生年薪”的数字,不如先想想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毕竟,薪酬可以量化,生活却不可以量化,你不是任何平均数据之下的样本,你只是独一无二的真实自己。到那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仅仅是一句鸡汤。【详细

  微言大义:

  @莲___见:张家有个张千万,周围九个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

  @AgCaptain_Lu:我们学校毕业三年的时候就业办也发了薪酬调查,我自作主张地把年薪抬高了30%,面子上决不能输。

  @坑多罗夫撕鸡:工作十年了,都没有18万。

  @捡证网:看行业,不能只盯着几家互联网大厂。

  @爱毁灭世界的大熊:还好有南京大学毕业的同事,不然就信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一项不太严谨的社会调查引发人们的热烈讨论,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上的就业焦虑。可以看到,从“985相亲局”到高校毕业生薪资,对人的评价都是比较片面、功利的,所推崇的还是金钱至上、学历至上。但事实上,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一纸文凭决定不了自己的幸福,一时的薪酬也决定不了自己的人生,我们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努力向前。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你不是任何平均数据之下的样本

2021-01-06 12: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