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保护知识产权 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12月06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从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非一日之功。为此,需要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高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效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版权意识、品牌观念愈加提升,从一首歌曲、一篇文章,到一项专利、一个地理标志,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运用获得了实际价值。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的加速转化运用正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全新引擎。

  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1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6%,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突破1500亿元,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持续快速提升。今年前10个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均实现了疫情影响下的逆势增长。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本质是通过产权激励,帮助创新者获得与其技术贡献相适应的回报。一家创新型企业研发新产品,必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及生产效益,进而影响整个创新环境。没有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企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创新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的知识产权运用还面临着市场化水平不高、专业程度不够等问题,价值评估、处置变现等环节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专利方面。我国是专利大国,却不是专利强国,特别是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占有率较低。《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抽查的46.41万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发明专利中,仅3.88万件(约占8.4%)发生过转让或许可。

  究其原因,一些专利不是为了实际运用而产生,而是为了专利而专利。比如,有的企业将专利申请作为提高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一个重要筹码,有的高校将申请专利变成骗取科研经费、套取科技基金的手段。这些专利终生只停留在一纸证书上,与市场需求、产业技术革新等毫无关系,无法转化为产品,多少资源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从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非一日之功。为此,需要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高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效率。要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在增强系统保护能力的同时,让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效益加速显现,促进“中国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是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也是培育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的文化土壤。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的高效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必将更好地实现其市场价值,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维护知识产权领域的国家安全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中经评论:保护知识产权 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0-12-06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