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擎,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既直接又基础的重要意义。日前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下,进一步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石。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预计突破30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快速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累计自主培养的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成为一支创新生力军,活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详细】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托举;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和能力,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着眼长远,就要把研究生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详细】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有很大的现实需求
一是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需求。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18.9万人,就有缓解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考量。当本科招生规模达到每年500万人时(去年431万人),解决这么大规模学生的就业问题,继续深造无疑是重要选择。某种程度上说,研究生教育将发挥本科毕业生“就业蓄水池”的作用。
二是在“学历社会”中,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会水涨船高,于是很多学生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诉求。在旺盛的学历需求下,扩大研究生规模并不会遭遇招生难,因为即便研究生学历贬值,读研也会逐渐变为刚性需求。
三是高校把举办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研究生规模比例,作为提升办学层次的努力方向。很多本科院校不安于只进行本科层次的教育,这部分学校将成为接下来研究生扩招的主力军,而且“潜力”巨大。【详细】
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
培养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说到底,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不是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发展研究生教育,一方面会增加相关教育的投入、消费,在研究生教育中,国家要投入更多经费,公众也要为自己或家庭成员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买单”;另一方面会制造学历泡沫,当在学研究生规模已经和25年前的本专科在读学生规模相当后,会出现明知学历贬值却仍要提升学历的“不得已选择”。
其实,保障每一层次、每一类型教育的质量,不是用学历标准而是用能力标准评价人才,才能引导学校办学者。重视培养质量,也会引导受教育者以能力提升而非学历提升来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不能再以学历为导向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而必须重视高等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建设。当然,重视内涵、质量建设,比扩大规模难多了。【详细】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这句话多用来劝学,其实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也是一样。只有苟日新、日日新,不断求新求变,才能持续突破。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落实“严进严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纷繁,千头万绪。不因循守旧,不沾沾自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方能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装上更强引擎。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为人才辈出创造更好条件。人们常说,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未来将更可期,明天才更精彩。【详细】
微言大义:
@锦瑟无端笑流年:希望研究生教育不要只重数量,忽视了最重要的质量。
@星光bot:尤其对理工科!一定要多培养科学家!
@南宫博雪:重点,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从169到突破300万,7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快速发展之路,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国家重大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的突破通关,都离不开大批“最强大脑”的强力驱动。但是,研究生数量增多了,也别忽视培养质量。只有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