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据中心建设 为产业发展厚植根基

2020年04月08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新基建”背景下,数据中心是体现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公共计算设施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应适度超前。

  从高层会议的多次部署,到资本市场的资金热捧,“新基建”成为舆论场上的一大热词。从某种角度来说,“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最近,各地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具有积极作用。

  应当看到,数据中心建设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数据中心建设的投资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类似于高速公路建设,对相关产业链的带动作用较大。比如,数据中心建设会涉及到电力、环保、安全等行业,基建完成之后又会带动设备制造、设备服务、电力服务等企业发展。因此,这是一个持续的投资过程。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数据中心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存放计算、存储及网络设备的机房场所,更多是体现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公共计算设施的组成部分。疫情期间,“云经济”“宅经济”的走红,激发了数字经济的潜力,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疫情结束后,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就此走上信息化之路,带动我国数据中心市场需求规模量级大幅增加。

  数据中心建设,类似于修高速、修铁路,修机场,是数据经济时代的“要致富、先修路”。这条数据中心“高速公路”修好之后,将会大力推动数据经济快速发展,提升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目前,我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产业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IDC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到约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5G发展、AI生态完善、VR/AR、自动驾驶、高清视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应用需求也将为数据中心市场发展与服务模式创新打开成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5G、工业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这些“新基建”大规模运用后,对数据中心的要求更大,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应该适度超前。好比修马路,最开始修一个双向的10车道,可能路上没什么车,但是过几年,随着私家车的增长,就开始严重堵车了。对此,有关部门应当提前研判、提早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部署协调,引导各方共绘“一张图”、同建“一张网”,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投入、盲目推进,让建设更有章法。

  “新基建”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宏观层面统筹协调、有力引领,有微观层面多点突进、积极作为,数据中心建设将步入快车道,既为数据经济产业厚植根基,也为中国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注册税务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新基建”必须以数字化应用为“新导向”

     “宅经济”激活“新消费” 赋能“新基建”

     “新基建”激发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加快数据中心建设 为产业发展厚植根基

2020-04-08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