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致死”:需要反思的不只是一个节目

2019年11月29日 10:5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1月27日凌晨,演员高以翔在录制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节目《追我吧》时晕倒,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离世。这档节目曾宣称是“在酷炫的变量障碍和巨型装置间追跑的硬核综艺”,因设置梅花桩、飞檐走壁、平衡滚筒、70米爬楼和高空速降等高难度环节而出名。参与节目的嘉宾需要大量奔跑,对体力及耐力有较高要求。

  确保安全底线

  现如今,似乎综艺节目没有特别的节目设置和刺激眼球的话题,就很难吸引观众眼球。于是乎,各类节目各出奇招,以“虐明星”为噱头,让一群缺经验、少锻炼的名人开飞机、跳水、野外生存,什么新奇的点子都可以变成现实,似乎只有节目组“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详细

  不只是综艺节目,现在,不少视频平台也在不断突破下线。吃播节目里,空口吃芥末还只是“起步价”,很多主播经常被要求一次性吃下十几公斤的食物;户外挑战节目也是怎么刺激怎么来,动辄跑十几公里,怂恿做危险动作。“中国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就是为了给直播平台“吸粉”,在直播中不幸坠亡。【详细

  改变制作思路

  高以翔不幸猝死,折射的正是当下极限挑战节目的病态发展。也许到了叫停类似极限挑战节目的时候了。这些节目既涉及演员安危,也容易引发青少年效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更主要的,如果此类节目依旧大行其道,由于面临收视率下降的窘境,还会变本加厉地“挑战极限”,从而埋下更多的隐患。【详细

  节目除了要有安全意识,实践中的安全保障也要跟上。在此次事故中,就出现了对节目组“意外发生时是否有能力及时应对”的质疑声。节目以适度的体育竞技项目作为节目看点可以理解,关键是要在前期考察好项目的实际强度和参与者的能力是否匹配,并在运动过程中配备各类专业团队作为保障。【详细

  警惕娱乐至死

  刺激劲爆的节目可以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但刺激能够维持的时间往往不长,在观众对一种刺激乏味之后,节目组不得不加大“力道”。久而久之,底线被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死亡流量”变得越来越不可收拾。只奔着观众的感官之乐去,没有思想价值,刺激情绪是这类节目和直播的“法宝”,这才催生出了生吞饭团、鞭炮炸车、高空跳远等。【详细

  近年来,各类综艺节目异常火爆。有一些节目能滋养人心,给观众带来人生启迪,但也有不少仅靠“出位”博眼球、靠“污力”吸睛的节目。个别节目组信奉“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将职业操守、基本常识、道德底线抛在脑后。有的节目制作靠剪辑“搞事情”、人为制造参与者的冲突,有的节目将讨论黄暴话题视为前卫,有的节目“拜金低俗”凹造型,刻意追求所谓“网感”。【详细

  微言大义:

  @尔静:综艺节目应取消极限挑战。

  @小巷里:国外的一些知名野外探险节目,一人出镜的背后,往往有一支豪华的专业团队为其保驾护航。

  @还是不用想:让这平时光鲜亮丽的群体也陷入挣扎与挑战之中,可能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观众猎奇和窥探的心理需求。

  @古灵精怪的猫:珍惜每一天吧。

  @朱洵:只管收视率,其他的先放一边。综艺乱象应该管一管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高以翔不幸猝死,折射的正是当下极限挑战节目的病态发展。现在,应该是到了叫停类似极限挑战节目的时候了。再强烈的市场取向都不能背离价值导向,再图经济利益也不能不顾及社会效益,再追求节目好玩,也不能让艺人玩命。当然,这样的悲剧,需要反思的远不只是一个节目、一个平台,而是造就这种节目、这种平台的思维方法、传播模式和生态环境。正如《娱乐至死》所提到,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娱乐“致死”:需要反思的不只是一个节目

2019-11-29 10:5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