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住宅土地出让不再“混搭”商用,公建建筑与住宅建筑分开安排的布局,将令未来的城市规划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更利于一个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同时,这避免了政策“一刀切”,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取得政务和民意的最大“公约数”。
11月13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布重磅消息,为了加强区域功能的统筹,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今后北京将在土地入市时把住宅用地及商办用地分开单独供应。(11月14日《北京日报》)
新的政策出台后,北京市在住宅土地出让时将不再“混搭”商用。此前,北京一些地块为混合用地,大型的商业办公建筑和住宅混合布局在一个地区。这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也是有利有弊。比如,商办用地和住宅用地混在一起,商业、办公事务会影响附近的居民休息;办公人员及车辆的出入,也会出现扰民和堵车纠纷。这既容易造成管理难点和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公建的有序运营。而在土地入市前把住宅及商办建筑分开单独布局,住宅土地出让不再“混搭”商用,既落实了北京城市新总规里提出的“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除弊兴利,回应和解决群众关切,提升群众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效措施。
其实不单单在北京,各地住宅用地“混搭”商业用地的都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大中城市。而今北京直面问题,明确把住宅用地及商办用地分开单独供应,为各地面临同样问题时提供了解决思路。
更重要的是,城市规划要源于群众的实际需求,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居住生活品质需要,而不能一味“贪大求洋”,或者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从这一意义上讲,北京市住宅土地出让不再“混搭”商用的做法,除了对各地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更应该成为城市规划的“标配”。
当然,公建建筑与住宅建筑分开安排布局,并不意味着供地的时序会有所改变,相关工作仍然会根据土地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安排。再有,分开布局更多针对的是较大规模的商业办公区域,用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小型商业圈等仍然会在住宅地块中规划安排,分开布局不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此外,教育、医疗等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依然会根据配套指标等就近规划布局。
住宅土地出让不再“混搭”商用,公建建筑与住宅建筑分开安排的布局,将令未来的城市规划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更利于一个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同时,这避免了政策“一刀切”,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取得政务和民意的最大“公约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开发商卖“空气房”源于违法成本太低
土地增值税立法应兼顾效率和公平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