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鼓重锤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2019年07月02日 07: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效,努力交出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脱贫成绩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跨省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奋进的鼓点。六年来,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要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个目标,就要继续响鼓重锤,集结近14亿人民群众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要激发内生动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典型示范,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方式,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

  脱贫攻坚要用好网络力量。“要想富,修网路”。“离信息越近,离贫困就越远”,越来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条规律。互联网突破了地域限制,让农产品能够走出山村,让孩子可以接受优质教育。自2016年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用好互联网,不仅将释放出巨大的数字红利,也将为脱贫攻坚开辟出“快车道”。

  脱贫攻坚要加强作风建设。“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是一场真刀真枪的硬仗,最忌“花拳绣腿”,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党员干部应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用“绣花精神”做细、做实、做精各项工作,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是啃硬骨头,如期脱贫是项硬任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效,努力交出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脱贫成绩单。(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

     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