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课间十分钟”热闹起来

2019年06月03日 11:42   来源:钱江晚报   胡欣红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曾经的中小学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学校和老师却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课间十分钟是中小学生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在课间适当活动一下有利于他们身心发育和创造力发展。在很多过来人的印象中,课间十分钟疯狂追逐打闹应该是学生时代的常态。即便不时发生打破窗户玻璃或擦破皮之类的事情,最多收敛几天,也就故态复萌了。

  但如今,本该热闹的课间十分钟却异常安静。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77.2%),高于初中的比例(69.8%)。有家长表示“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安静的课间十分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处于久坐状态,对孩子脊椎、颈肩都不好,甚至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喊腰疼。缺乏户外活动也是诱发近视的重要原因,很多小学生因此纷纷戴上了眼镜。课间十分钟不能自由活动,这种一直紧绷的状态会让孩子感到很疲惫,并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听课效率大打折扣,甚至经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变“笨”了。还有,看似“无用”的玩耍,其实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玩耍中学习与人交往,感受集体和团结的力量等。不让他们去外面玩,不仅少了很多人生的乐趣,更会严重耽误孩子的心智成长。

  对于“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学校和老师们也十分无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让孩子在课间十分钟里好好休息活动,其重要性可谓众所皆知。但问题是,一旦放手让孩子疯玩,就难免出现安全事故。现在的孩子特别金贵,万一出了问题,责任谁都承担不起。更何况,无论有理无理,一些家长都要找学校的责任。即便学校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也常常要出于道义考量而给予一定的赔偿。

  诚如专家所言,“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是学校和家长相互博弈的一个结果。“学生在课间一旦因为打闹出现一些伤害,家长会认为是学校监管不到位。所以学校在课间尽量约束学生外出,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综上所述,要想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绝不是单靠个体发力就能解决的,必须综合施策,多方联动。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学校的苦衷,孩子遇上问题,理应冷静分析原因,不能什么事情都赖上学校。要改变“安静的课间十分钟”这一严重违背常识的现象,学校和老师更应该承担起责任。除了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之外,还应致力于提升管理水平,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让学生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营建课间休息的“文明”。有关部门也要主动出台相关法规,厘清学校责任,切实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拯救“大学生的头发”刻不容缓    2019年05月28日
  • ·禁止手机进课堂背后的科技与人    2019年05月28日
  • ·“做纸桌”考题特别接地气    2019年05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