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乡调研,有位基层干部对笔者说,为了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减轻基层办事负担,上级某部门在原有的APP办公平台上增添了一项问题反馈,但是“上级接到问题反映,直接在平台反馈中来一句‘请根据实际情况处置’,还是我们自己协调解决,问题反馈上传不就成了多此一举吗?”
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APP上传,期待的是部门收到问题后会进行指导和协调解决,这既是上级部门对工作落实的责任体现,也为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上级部门不能主动作为,帮助基层出谋划策,而是让这种APP、客户端成为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无异于让基层给自己看病诊脉,给自己开方子抓药,不仅难见药效,更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了新的工作负担。
众所周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许多基层工作人员真实的工作状态,基层问题复杂多样,盘根错节,一些问题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部门综合管理,并不是乡镇自己能够解决的。要提升基层工作效率,解决基层千头万绪的工作难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发力,更需要上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与支持。而上级部门通过工作群、工作APP中加入痕迹管理、沟通反馈等功能,本是想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支持和配合乡镇工作,但是如果过度留痕,甚至不去解决问题,将问题“踢”回基层,那么就会演变成“痕迹主义”,何谈为基层减负?又怎么会促进基层问题的解决?
前不久,中央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 年为“基层减负年”。其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为基层减负,就要理解基层,要从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基层环境的复杂性、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不能让基层”自己看病自己抓药“,而是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要尽最大努力,排除基层工作完成的困扰因素,在执法、部门协调、方案制定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到基层需要什么,帮助解决什么,而不是摆高姿态、当甩手掌柜,更不能有“甩锅”思想,要有全局思维和整体意识,打好“配合战”,基层问题解决起来才会势如破竹,基层发展才会顺风顺水。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