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2019/2020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钱往哪儿花?花多少?这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去年香港政府盈余大幅下降以及全球经济动荡、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今年的财政预算案编制采用了逆周期调节思路,聚焦“撑企业、保就业、稳经济、利民生”四个方面,以更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总的来看,香港新财年预算以经济稳中有进为宗旨。今年预算案投入的新增资金高达1500亿港元。在审慎理财、应支尽用等大原则下,今年仍采取了不少惠及民生的“派糖”措施,包括减轻税务负担以支持企业发展等。从金额上看,虽然去年盈余下降,导致“派糖”“甜度”下降,但相关占比达到了盈余的70%,力度不减。尤其是针对社会关注的住房、医疗等“痛点”对症下药,设立了至少20亿港元专款专项的“过渡性房屋基金”,增加过渡性房屋供给,兼顾医疗、养老与房屋等社会民生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分务实。
同时,预算案在投资未来方面也有不少新举措。通过加大推动创新科技、再工业化与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力度,积极回应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要求。其中,在推动创新科技发展方面,预算案提出预留55亿港元发展数码港第五期,以吸纳更多实力强劲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进驻,预留160亿港元专款资助大学增建设施,尤其是添置科研设备;在金融业升级转型方面,在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基础上,预算案提出要扩大市场互联互通,并把债券通扩展到“南向通”。这体现了本届香港政府的理财观念,为香港的未来作出投资,为市民解困。
但也要看到,今年的预算案虽然在创新科技投入上较以往有所改观,但投入强度还远远不够。其掣肘原因是量入为出的传统思维。2018年,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深圳经济异军突起,正是依靠强大的创新科技产业推动实现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深圳每年研发投入超过GDP的4%,但香港却不到2%,少了一半以上。如今,面对大湾区发展的“黄金机会”,香港要勇于打破固有思维,在创新科技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展望未来,香港还要以更大气魄和有力措施,全面推动金融、创新科技、专业服务实现快速发展。唯此,才能在大湾区互动竞争中展长补短,真正发挥香港的龙头引领作用。(作者:孙昌岳)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