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砥砺奋进 民生答卷越来越精彩

2019年03月05日 07:07   来源:经济日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生机勃勃的春天,两会也在检验民生答卷。

  “‘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违章建筑拆除让生活环境更好”“基层治理创新让生活环境越来越和谐”……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一年来,百姓获得感源于改革红利的释放。

  连续6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个税起征点调高至每月5000元,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17种抗癌药降价纳入医保目录……回望过去一年,获得感源自一组组民生数字,一张张民生清单。

  浓浓的获得感背后,是党中央殷切的民生情怀。2018年,各级财政部门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力量支持脱贫攻坚、教育、社保、医疗等重点领域,党中央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攻坚克难,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千里迢迢往返奔波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什么、推进什么。这一系列改革无不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激发着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下行压力,有人会问,下一步民生投入会不会减少?民生改善会不会止步?实际上,中央提出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为民生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

  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管服”改革再提速……稳预期、提信心的改革举措正不断发力。“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具有应对复杂形势的实力。”下一步,我们将直面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站在新起点上,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减税降费措施落到实处,扩大开放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持续做大“蛋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补足民生短板做实落脚点。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民生改善是中国砥砺奋进过程中的一份答卷。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改革决心,增强发展信心,民生这张答卷一定会越来越精彩。(作者:吴佳佳)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