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减税降费助推向“制造强国”迈进

2018年01月23日 07:43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李长安

  制造业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也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去,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强

  2018年伊始,新一轮的减税降费大幕再次拉开,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减税降费的具体举措已经在酝酿中。预计今年减税降费的重点仍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有望得到重点减税倾斜。此外,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以及健全相关制度防止收费项目反弹也将是重点。这必将为经济转型发展增添强劲的新动能。

  近些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的降成本、去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28元。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4.4和6.8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靓丽的成绩,与减税降费的力度不断加大有直接关系。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中央政府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减税超过1200亿元,税务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减税超过2200亿元。各地也纷纷出台减税降费的措施,以中国制造业重镇广东为例,2017年广东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2600亿元,其中落实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粤十条”财税政策措施,新增减负600亿元。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减税降费任务依然繁重。在减税方面,税收减免仍有一定空间。在2008年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率是33%,之后下调到25%。虽然这是名义的所得税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到各地政府会有免征、减半或退税等税率优惠政策,所以中国企业平均所得税率略低于名义税率。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率仍处在较高的水平。在降费方面,仍有地方在税减到一定程度后,为完成财政收入目标而采取“税不够、费来凑”。少数地方在减税降费上明降暗升,花样翻新且手段隐蔽。

  特别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减税降费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竞争的利器。随着美国大规模减税计划的正式实施,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态势有所加强,进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减税降费的大竞争。由此可见,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再加上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使得进一步减税降费变得更为迫切。

  因此,对于正在从“制造大国”大步迈向“制造强国”的中国来说,减税降费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各级政府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主动让利于企、让利于民。事实上,制造业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也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去,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强。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