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的减税法案最终在国会通过,也是上台近一年来最大的执政成绩,减税会不会让美国经济进入3%以上的增长轨道上,还需要观察。而对特朗普来说,减税是实现其“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的重要举措,重新振兴美国经济,尤其是美国制造业,解决蓝领的就业问题。减税只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手段,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可能,但是减税会不会带来奇迹,可能还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观察。
特朗普减税引起的舆论分裂也是空前的,一方认为减税可以让美国经济重回高速增长,其理论依据就是“拉弗曲线”和“涓滴经济学,”拉弗曲线“是经济学家阿瑟·拉弗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一次聚会的餐桌上用餐巾上画的一条抛物线,核心意思就是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实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后来拉弗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富人比穷人更有能力规避税收,因此为了增加税收,就需要让富人更加富有,只有减税才能让富人富上加富。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涓滴经济学,如果富人愿意投资兴业,那就能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穷人也能从中分杯羹。
这两个概念构成了后来里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拉弗认为,里根开始减税之后,股市就是开始暴涨,同时他认为,从里根减税开始,富人纳税额在GDP的占比是上升的。
税收,是两当党政治中的核心议题,民主党支持增税,通过增税实现二次分配,减少贫富差距,让穷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福利,尤其是教育和培训,这样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够提振经济。与此同时,政府需要资助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实现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共和党信奉的还是自由放任,只有减税,才能激活市场活力,对穷人的帮助不是依靠救济,而是依靠市场效率。
因此,减税能够提振经济,并不是一个技术或者科学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之争。
这次特朗普减税也让美国社会的这两种思想的分裂呈现得淋漓尽致,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对特朗普减税并不抱太高的希望,至少有少数人认为减税可以提高经济增速,多数人认为减税会带来赤字的增长。当一个经济体的赤字高企、债台高筑的时候,增长率是下降的。
特朗普认为通过减税,未来十年可以减免企业1.4万亿美元的负担,也就是藏富于企业,低税率可以刺激企业家进行再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问题的关键是与减税并行的是不是减少开支呢?如果没有相应的财政支出的缩减,减税无疑只是扩大了美国的赤字规模,用什么来填补赤字的坑呢?增发债券,筹集资金,发债其实就是征税,经济学家李嘉图就发现发债和征税的长期效应是一样的。
减税和发债带来的是财富的分配效应,减税主要是减富人的税收,而发债的收益被富人获取获取,从短期来看,减税并不能提振经济,同时,减税带来经济增长只有在一个封闭且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中才会发生。
至于说减税不会不会实现资本的大规模回流美国,也是个争论的焦点。从常识来看,资本是可能回流的,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金融全球化带来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地缘政治风险会促使资本基于避险而逃往美国,但是资本非常可能是金融系统内循环,而不是到实体经济领域。
资金到实体经济体领域,不仅看税率,还要看整体的营商环境,资本最终还是要在风险、利润以及长期受益之间进行平衡,而特朗普想要的美国经济的增长,尤其是长周期的经济增长,仅仅依靠减税还不够,人力资本、技术创新都是关键性因素。
(孙兴杰,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北大汇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