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我们要在增强信心,坚定斗志的同时,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好发展机遇,上下齐心,继续攻坚克难,勇于破冰前行,确保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举措得到落实,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从春节黄金周消费首破万亿的成绩单,到同样亮眼的A股市场、外贸进出口、全面超出市场预期的金融数据,再到平稳开局的FDI、CPI、PM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呈现“开门红”。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外贸等多项数据的结构变化还折射出新动能加强、新业态显现等亮点,彰显出我国经济的韧劲与潜力。(2月22日《经济参考报》)
数据虽然看似枯燥,但最有说服力、最能说明问题。透过一系列经济数据不难发现,我国消费、进出口、投资三大动力开年就跑出了气势。春节黄金周期间消费首次突破万亿,打开了洞察消费趋势的一扇窗口;外贸进出口也延续了“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投资也呈现出一片“火热”。春节假期过后,多地交通项目密集上马,初步统计,目前全国24个省区市公布的交通投资计划总额累计已超2万亿。
不仅如此,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的物价,也整体走势平稳。1月CPI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5%。而更多的惊喜,则来自金融领域。春节以来,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创出逾四个月新高。1月金融数据也全面超过了市场预期,社融规模增长明显,并且增量主要来自于传统的信贷,反映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政策逐步见效。同时,债券融资也继续回暖。
这些都是看得见、了不起的成就,也足以表明,2019年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呈现“开门红”态势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宏观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结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今年我国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更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只要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能够确保就业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就不必纠结于增长速度的一时变化。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更高,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真正做到了挤干水分、量质并重。
当前,多部门、多地方已在多措并举集中发力“六稳”,减税降费、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一揽子举措的密集落地,这不仅有助于稳固“开门红”的根基,更将助力我国宏观经济延续开局良好态势。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要在增强信心,坚定斗志的同时,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好发展机遇,上下齐心,继续攻坚克难,勇于破冰前行,确保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举措得到落实,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为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当前经济呈现更多积极迹象